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6
1
生成式 AI

《AI 時代的來臨:生成式 AI 對工作與生活的改變系列 第 16

《DAY 16》AI 安全挑戰:對抗性攻擊、模型中毒與 Deepfake ⚠️

  • 分享至 

  • xImage
  •  

《DAY 16》
生成式 AI 的安全挑戰:對抗性攻擊、模型中毒與 Deepfake ⚠️


TL;DR 速讀重點

快速掌握本文精華

  • 對抗性攻擊 (Adversarial Attack):微小擾動 → 造成 AI 誤判
  • 模型中毒 (Model Poisoning):惡意數據 → 污染模型 → 輸出偏差
  • Deepfake 假資訊:真假難辨 → 衝擊社會信任
  • 核心價值:AI 安全 = 技術防護 + 法規監管 + 使用者媒體素養

前言:AI 強大,但也存在風險

生成式 AI 與機器學習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可能被惡意利用。
今天我們聚焦三大 AI 安全挑戰

  • 對抗性攻擊:透過「幾乎不可見」的干擾欺騙 AI
  • 模型中毒:惡意數據讓模型學壞
  • Deepfake 假資訊:真假難辨,影響深遠

📸 插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6/20178245Oag7jVw79I.png
圖 1:模型中毒(Model Poisoning)示意圖


1. 對抗性攻擊:小小變動,大大誤判 🚦

AI 模型可能被設計好的「對抗樣本」欺騙。

🔧 案例:交通標誌誤判

  • STOP 標誌 → 加入幾乎不可見的干擾
  • AI 卻辨識成「限速 45」
  • 對自駕車安全構成威脅

📸 插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6/201782459A81aLs31A.png
圖 2:對抗性攻擊示意圖


2. 模型中毒:從源頭污染 AI 🧪

如果惡意數據被混入訓練集 → 模型就會學壞。

🔧 案例:假評論數據

  • 惡意者注入大量「好評」或「負評」
  • 語言模型 / 推薦系統被操縱
  • 影響用戶判斷與平台公信力

參考上方 圖 1(模型中毒示意圖)——此機制會使模型學到錯誤分佈,導致整體輸出偏差。


3. Deepfake 假資訊:真假難辨的挑戰 🎭

生成式 AI 可製作超逼真的影像與語音 → 假新聞、詐騙、政治操弄風險升高。

🔧 案例:Deepfake 影片

  • 假冒名人發言 → 操縱輿論
  • 詐騙電話 → 騙取金錢或隱私

📸 插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6/201782459u7gOL6BS7.png
圖 3:Deepfake 假資訊與真實影像對比


防護與因應策略 🔐

  • 技術層面:強化對抗訓練、異常偵測、資料簽章與驗證
  • 制度層面:法規監管、平台審查與溯源機制
  • 使用者層面:提升媒體素養,學會辨別真偽

結語:AI 安全的三大支柱

  1. 技術防護
  2. 法規監管
  3. 使用者媒體素養

唯有多方合作,才能讓 AI 既安全又可靠


Hashtags

#AI安全 #對抗性攻擊 #模型中毒 #Deepfake #AI風險 #AI治理 #生成式AI


上一篇
《DAY 15》生成式 AI 在智慧城市的應用 🌆🤖
下一篇
《DAY 17》AI 普惠應用 —— 打破數位鴻溝,推動社會公平
系列文
《AI 時代的來臨:生成式 AI 對工作與生活的改變22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