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除蟲經驗,應該是在程式設計(一)的期末專案裡。當時老師要求我們自製一款 Java 遊戲專案,評分方式和以往相同:只要能完整復刻老師上課示範的程式,就能拿到 80 分;若能額外新增功能,則會依照功能的難易度與創意,再加 1 到 3 分。
這意味著,如果想要挑戰高分,就必須冒著專案可能 Crash 的風險,自己嘗試加入新功能。老師也考量到我們還是初學者,所以特地開放我們帶著自己的程式去請教他如何除蟲。
在這次專案中,我嘗試加入了道具功能、記分板等設計。但隨著程式碼逐漸變得龐大,我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某些功能始終無法正常運作。小規模的程式還能快速檢查,但在這樣的專案裡,錯誤點就像是隱藏在迷宮裡一樣,讓我花了很長時間卻始終找不到。
幸好在下課後,我和老師一起逐段翻閱程式碼,才終於發現問題:有的地方不小心重複呼叫了函數,甚至在命名時還忽略了大小寫的差異。這些看似微小的錯誤,卻足以讓整個專案卡住。經過這次「抓蟲行動」後,程式總算順利跑起來,後續也沒有再出現嚴重的問題。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那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經歷。第一次體會到,原來「寫程式」不只是把功能拼湊起來,更需要耐心、細心,還要有逐步解謎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