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第一天,其實我根本沒想清楚為什麼要學這三個技術。只寫了個大綱,就開始一路咻咻咻地學、一路寫。
我發現自己常常是先動起來,再在過程中找到動力。
一開始不知道該做什麼也沒關係,開始犯錯就對了。
因為錯過幾次,才會真的知道「對」是什麼。
我害怕完不成、害怕沒時間休息,也怕兼顧不了其他事。
但當一堆又急又重要的事一起砸過來,只要我還沒被砸暈,那就是一次重新了解自己的機會。
恐懼沒有盡頭,永遠會有新的擔心,但學會在行動中調整,比想清楚才開始還更重要。
行動後才知道該取捨什麼,也才發現原來自己能走得比想像遠。
沒有 AI ,我寫一篇文章要八小時;
有了 AI,還是得花兩到四小時。
因為消化知識需要時間。AI 不是記憶吐司,學得快就會學得淺。
AI 可以幫我列大綱、給範例、改草稿,但光靠搬運,永遠學不會思考。
什麼事情都可以讓 AI 來做,但是思考還是必須自己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