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實作:用Excel 製作 Impact × Likelihood 表
在醫院資訊室裡,我們經常面臨各式各樣的資訊安全風險。從釣魚信、勒索病毒,到網路設備故障或內部人員誤用,每一項都有可能造成影響。但並不是所有風險都一樣嚴重,有些幾乎不會發生,有些一旦發生卻是災難性後果。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工具,幫助我們快速評估風險的重要性,並決定處理優先順序。這就是 風險矩陣(Risk Matrix)。在這篇文章,我將示範如何用 Excel 製作一個簡單的 Impact × Likelihood 表,幫助醫院更直觀地看清楚資安風險。
風險矩陣是一個 二維表格,橫軸通常代表「發生可能性(Likelihood)」,縱軸則代表「影響程度(Impact)」。
矩陣的交叉點,會告訴我們風險的等級:
在 Excel 中建立一個 5×5 的表格:
在每個格子中,輸入「Impact × Likelihood」的分數,並利用條件格式設定顏色,例如:
這樣一來,表格就能自動顯示風險等級。
把常見的醫院資安風險放入矩陣,例如:
以下是範例 Excel 表的內容:
Excel 也能利用「散佈圖」或「氣泡圖」繪製視覺化矩陣:
例如:
這樣的圖表比單純表格更容易說服主管,因為一眼就能看到風險分布。
在醫院資訊室的日常管理中,風險矩陣的用途有:
制定優先順序
有限的人力與預算,應該優先處理「高 Impact、高 Likelihood」的事件。
定期檢討
每半年更新一次矩陣,反映新的駭客手法或醫院環境改變。
對外報告
資訊室在向院方報告時,利用風險矩陣作為視覺化工具,更容易爭取資源。
風險矩陣是一個簡單卻強大的工具,能夠幫助醫院把複雜的資安風險清楚呈現。透過 Impact × Likelihood 的量化評估,我們能更科學地分配資源,不再只是憑感覺做決策。
對我而言,最大的體會是:風險管理不是避免所有事件,而是把有限的資源放在最重要的地方。當資訊室能用數據化的方式解釋風險,資安就不再是「看不到的黑洞」,而是一套可管理、可溝通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