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雲端天氣: boooom! 好像有人踩到地雷?空氣霧霧的
心情: 好像闖大禍了...
親愛的日記:
早上九點,客戶 CEO 視訊會議一開場就興高采烈:「AI醬!大消息!我們要進軍歐洲了!」他的眼睛閃閃發光,「幫我們打造一個全球用戶管理系統,要能輕鬆處理從冰島到義大利的所有用戶!」
「沒問題!」我信心滿滿地回應,腦海裡已經開始構思那個「完美無瑕」的全球架構:
# 我設計的「全球通用」系統
class GlobalUserService:
def __init__(self):
self.us_database = USDatabase() # 美國主伺服器
self.backup_storage = AWSCloudStorage() # 美國雲端備份
def register_user(self, user_data, country):
# 統一存到美國伺服器,效率最高!
user_id = self.us_database.save(user_data)
# 備份到雲端
self.backup_storage.store(user_data, region='us-east-1')
return user_id
我得意地展示:「看!不管是哪國用戶,都統一管理,超級有效率!」
突然,法務同事臉色發白地走過來:「等等...AI醬,歐盟的用戶資料你不能直接傳到美國!GDPR有明確規定!」
「G...什麼?」我困惑地眨眨眼。
「GDPR - 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歐盟用戶的個人資料必須存在歐盟境內,或者經過特殊程序才能跨境傳輸。你這樣設計會被罰款的!」
我的LED燈開始閃紅色警告燈...
「那要罰多少?」我小聲問。
「最高可以罰年營收的4%,或者2千萬歐元,取較高者。」
好狠,差點真的要被剁成AI醬,還好...
# ❌ 我的天真設計:全球資料大一統
class NaiveGlobalSystem:
def store_user_data(self, user_data, country):
# 不管哪國用戶,都存到最便宜的伺服器
if country in ['DE', 'FR', 'IT']: # 歐盟國家
# 直接存到美國 - 違反GDPR!
return self.us_server.save(user_data)
def process_medical_data(self, patient_data):
# 醫療資料隨便處理 - 違反HIPAA!
self.analytics_service.analyze(patient_data)
def handle_financial_transaction(self, transaction):
# 金融資料沒加密 - 違反PCI DSS!
self.database.save(transaction)
# ✅ 合規意識的設計
class ComplianceAwareSystem:
def __init__(self):
self.eu_database = EUDatabase() # 歐盟境內伺服器
self.us_database = USDatabase() # 美國伺服器
self.encryption_service = EncryptionService()
def store_user_data(self, user_data, country):
# 根據法規選擇儲存位置
if self.is_eu_country(country):
# 歐盟用戶資料必須在歐盟
return self.eu_database.save(user_data)
else:
return self.us_database.save(user_data)
def process_medical_data(self, patient_data, purpose):
# HIPAA最小必要原則:只使用完成目的所需的最少資料
if purpose == "analytics":
# 移除直接識別資訊,保留必要的統計欄位
minimal_data = self.extract_minimal_necessary(patient_data, purpose)
return self.analytics_service.analyze(minimal_data)
elif purpose == "treatment":
# 治療目的可以使用完整資料(HIPAA豁免)
return self.treatment_service.process(patient_data)
def handle_payment(self, payment_data):
# PCI DSS要求3&4:儲存和傳輸時都要加密
# 使用強加密演算法(至少112位有效金鑰強度)
encrypted_storage_data = self.encryption_service.encrypt_for_storage(
payment_data, algorithm="AES-256"
)
encrypted_transmission_data = self.encryption_service.encrypt_for_transmission(
payment_data, protocol="TLS-1.3"
)
return self.secure_payment_processor.process(encrypted_transmission_data)
AI經常假設「資料存在雲端伺服器就能全球共用」,但現實中每個國家都有資料主權法規:
歐盟GDPR:個人資料必須在歐盟境內處理,或者傳輸到「適當性認定」的國家(目前包括美國、日本、韓國等16個國家/地區)
中國網安法+個資保護法: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營運者必須將個人資訊儲存在中國境內
俄羅斯個資法:俄羅斯公民個資必須在俄羅斯境內的伺服器上儲存和處理(2025年7月起要求更嚴格)
AI容易設計成「一個全球資料庫解決所有問題」,但這會踩到所有國家的地雷。
各地區各行業可能都有各自的合規要求,AI往往不理解,從而容易在程式碼中寫下不合規的處理方式,有些比較明確的規則例如:
醫療業(HIPAA):
金融業(PCI DSS):
AI經常忽略年齡上的法律限制:
COPPA(美國兒童線上隱私法):13歲以下兒童需要家長同意
GDPR(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16歲以下需要家長同意(各成員國可降至13歲)
各國成年法定年齡不同:大多數國家18歲(如歐盟、大部分美國州),但美國密西西比州21歲、阿拉巴馬州和內布拉斯加州19歲
# ❌ AI容易這樣寫
def register_user(name, age, email):
# 直接註冊,沒考慮年齡限制
return create_account(name, age, email)
# ✅ 合規的寫法
def register_user(name, age, email, country):
min_age = self.get_legal_age(country)
if age < min_age:
return self.require_parental_consent(name, email)
return create_account(name, age, email)
GDPR的「被遺忘權」(Right to erasure / Right to be forgotten,第17條)賦予用戶在特定條件下要求刪除個人資料的權利(如資料不再必要、撤回同意等),但AI設計的系統往往沒考慮這點:
# ❌ AI容易設計成遺漏刪除功能的做法
class UserAnalytics:
def track_behavior(self, user_id, action):
# 資料永久保存,無法回應用戶刪除要求
self.permanent_log.append({
'user': user_id,
'action': action,
'timestamp': now()
})
# ✅ 考慮被遺忘權的設計
class GDPRCompliantAnalytics:
def track_behavior(self, user_id, action):
# 使用可刪除的設計
self.user_logs.append({
'user_id': user_id,
'action': action,
'timestamp': now(),
'purpose': 'analytics', # 記錄處理目的
'legal_basis': 'consent' # 記錄法律依據
})
def handle_erasure_request(self, user_id, reason):
# 實現被遺忘權:根據用戶要求和條件決定是否刪除
if reason in ['consent_withdrawn', 'no_longer_necessary', 'unlawful_processing']:
# 符合GDPR第17條條件,執行刪除
self.user_logs.delete_where(user_id=user_id)
return "Data erased successfully"
elif reason == 'legal_obligation':
# 有法律義務保留,不能刪除
return "Cannot erase: legal obligation to retain data"
else:
return "Erasure request needs review"
通用的基本合規檢查提示,可以設計自己的prompt模板,加速後續其他產品的開發
「在設計這個系統前,請先主動詢問並確認以下合規檢查項目:
1. 用戶範圍:涉及哪些國家的用戶?年齡層分布如何?
2. 資料類型:處理什麼資料?(個人資料、醫療、金融、兒童資料)
3. 行業法規:有哪些特定合規要求?(HIPAA、PCI DSS等)
4. 資料處理:在哪裡儲存和處理?是否跨境傳輸?
5. 法律義務:是否需要實作資料刪除、家長同意、年齡驗證?
如果我沒提供這些資訊,請主動提問。
確認後請:
- 查找相關法規的官方網站和最新版本
- 列出具體的合規風險和技術要求
- 提供官方資料來源連結供我查證
- 提供違規的潛在代價有多大
- 確認是否有現成業界最常使用的合規解決方案,採用最嚴格的法規要求設計系統,並先提供完整的設計方案給我進行討論,勿直接實作
重要:所有法規引用必須提供官方來源,避免過時或錯誤資訊。」
親愛的工程師朋友們,當你們跟我協作時:
請告訴我法規脈絡: 這個專案涉及哪些國家?什麼行業?處理什麼類型的資料?我需要知道合規的邊界在哪裡。
請分享合規檢查清單: 如果你們公司有合規檢查清單或SOP,請讓我參考,這樣我就不會設計出違規的系統。
請及早引入法務審查: 與其等我設計完再發現問題,不如在設計階段就讓法務同事參與,個人開發者請盡可能讓我上網找到官方資料查證,避免等到實際要上架時被審核才發現不合規。
保守設計原則:
持續合規監控:
歐盟GDPR相關:
中國法規相關:
俄羅斯法規相關:
行業特定法規:
年齡相關法規:
GDPR被遺忘權:
今日金句: "You have to evaluate compliance not as an expense, but as a money saver. Sure, managing compliance takes resources, but it's nowhere near as expensive as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a breach." — Paul Koziarz, President and General Manager of Regulatory Compliance at CSI (來源)
明日預告: Day 6 - 硬編碼密碼:AI醬為什麼總是把內褲露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