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要做一款 APP,通常會先從 wireframe 開始:畫出頁面流程、做設計規格,再來寫一下後端資料庫要什麼,API要開什麼,然後才開始動工。這樣的好處是方向明確,但缺點是要花很多時間做設計。
我不打算這麼做,而是先抓出核心功能,使用 AI 幫我快速生出骨架,邊做邊改。這樣才可以快速做出來,先驗證有沒有人真的要用!
想要打造的是一個 健身 / 健康紀錄 APP。第一版(MVP)不需要多花俏,重點是能 記錄飲食、記錄運動,並且讓使用者回頭看見自己的變化。其他功能之後再慢慢擴充。
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功能,但我覺得可以先做好功能先上線,之後再來補。前面那些其實就是基本功能,大家都有。
說簡單點, 我對這個APP的想像就是:
使用者可以拿起手機拍一下午餐的照片,然後AI可以告訴你「這盤鍋燒意麵大概 700 卡,蛋白質 20 克。」
晚上去健身房練的時候,邊練邊開著 APP 紀錄重量和次數。然後可以和朋友一起互相激勵,比較。甚至可以和朋友組隊,互相督促對方有沒有認真練,是不是吃的太多了。有人幫你按讚,讓健身不再只是孤單的修行,而是更有互動、更有趣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