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7
0
AI & Data

不只是反覆 TRY AGAIN,煉金師懂得調配試煉的秘方。系列 第 7

不再瞎編故事的小助手 - RAG 檢索增強生成的煉金術

  • 分享至 

  • xImage
  •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令人抓狂的情況?

你興奮地問 AI:「請幫我分析一下我們公司去年的營收狀況」,結果 AI 信心滿滿地回答:「根據資料顯示,貴公司去年營收成長了 23.7%,主要來自於亞太地區的擴張...」聽起來很專業對吧?

問題是,你們公司去年根本是虧損的,而且從來沒有進軍過亞太地區。

歡迎來到 AI 幻覺 (Hallucination) 的奇幻世界,在這裡,AI 會用最自信的語氣說出最離譜的謊言。

幻覺的根源:AI 的「創作天賦」

為什麼 AI 總愛瞎編故事?這要從語言模型的本質說起。

AI 語言模型就像一位超級健談的朋友,它的工作原理是「預測下一個最可能出現的詞」。當你問它一個問題時,它會基於訓練資料中的統計模式,生成「聽起來最合理」的回應。

注意這個關鍵詞:「聽起來」合理,而不是「事實上」正確。

就像一位口才極佳但記性不好的銷售員,AI 總是能說出流暢動聽的話,但內容的真實性...就看運氣了。

Context Engineering 的終極考驗

還記得昨天我們談到的 Context Engineering 嗎?我們學會了資訊篩選、結構設計、注意力引導等技巧。但面對幻覺問題,這些技巧遇到了一個根本性的挑戰:

如果 AI 的記憶庫裡根本沒有正確答案怎麼辦?

你可以用最精美的提示工程技巧,設計最完美的思維架構,但如果 AI 腦中沒有你需要的特定資訊,它依然會開始「自由創作」。

這就像要求一位從沒去過台灣的導遊為你規劃台北三日遊,無論他的解說技巧多麼精湛,路線規劃多麼詳細,結果都可能是一場災難。

RAG 登場:為 AI 裝上「外接硬碟」

RAG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檢索增強生成,就是為了解決這個根本問題而誕生的煉金術。

想像一下,你為那位健談但記性不好的 AI 朋友配了一位勤奮的助理。每當你問問題時:

  1. 助理先去查資料 (Retrieval):在你的資料庫、文件庫、知識庫中搜尋相關資訊
  2. 把資料整理好給 AI (Augmentation):將找到的相關資訊結構化地提供給 AI
  3. AI 基於真實資料回答 (Generation):AI 不再瞎編,而是基於你提供的真實資料來生成回應

這就像給 AI 裝上了「外接硬碟」,讓它能夠存取到最新、最準確、最相關的資訊。

RAG 煉金工房的進化:從基礎到前沿

第一代:基本 RAG 架構

最初的 RAG 系統就像是一個簡單的圖書館查詢系統:

  • 用關鍵字搜尋相關文件
  • 把找到的文件直接丟給 AI
  • 期待 AI 能給出正確答案

結果?AI 依然會被混淆、產生幻覺,只是頻率稍微降低了一些。

第二代:兩階段檢索系統 - 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現代的煉金師意識到一個問題:檢索的準確性比 AI 的智慧更重要。於是發展出了兩階段檢索策略:

第一階段:大量篩選 (Broad Recall)

  • 目標: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 從知識庫中撈出 100-1000 個可能相關的文件
  • 使用語義向量搜尋 (如 Microsoft E5 模型)
  • 追求完整性,寧可多找也不要漏掉

這裡有個關鍵認知:AI 跟我們人類完全不同,它可以在幾秒鐘內「閱讀」上千份文件。人類面對 1000 個文件會崩潰,但對 AI 來說這只是一次正常的批次處理。所以第一階段可以大膽地「廣撒網」,不用擔心資訊過載的問題。

想像一下,如果你要在圖書館找資料,可能一天只能翻閱 10-20 本書。但 AI 可以在 1 秒內「瀏覽」1000 本書的目錄和摘要,這種超人類的資訊處理能力正是兩階段檢索的基礎。

第二階段:AI 精準排序 (Reranking)

  • 目標:從大量候選中找出最相關的 3-5 份文件
  • 使用三種主要技術:

Cross-Encoder:把問題和每份文件組成一對,用模型深度分析相關性。準確度最高,但速度最慢。
ColBERT:先分別理解問題和文件,再用數學運算找匹配。平衡了速度與準確性。
LLM 排序:直接請 LLM 評估並排序文件。最智慧但成本較高,不過隨著模型效率提升,成本正在逐漸降低。

這種「先撒大網,再精挑細選」的策略,讓檢索準確度有顯著提升,幻覺率也跟著大幅下降。

第三代:CRAG 糾錯系統 - AI 學會自我反省

CRAG (Corrective RAG) 讓 AI 學會了「自我反省」。

CRAG 的核心概念:不要盲目相信檢索結果,要先評估品質再決定行動

CRAG 的三重判斷機制:

  1. 正確 (Correct):當檢索結果品質良好時

    • 對文件進行知識精煉處理
    • 提取最相關的資訊片段
    • 過濾掉無關內容
  2. 錯誤 (Incorrect):當檢索結果品質不佳時

    • 啟動替代搜尋策略
    • 可能包含網路搜尋或重新檢索
    • 尋找更可靠的資訊來源
  3. 模糊 (Ambiguous):當檢索結果不夠明確時

    • 結合多種策略
    • 交叉比對不同來源
    • 提供更全面的資訊整合

實際效果:根據相關研究報告,CRAG 等先進 RAG 技術確實能顯著降低 AI 幻覺問題。雖然具體的改善幅度會因應用場景而異,但多項研究都顯示這類技術在提升 AI 回應準確性方面有明顯成效。

煉金師的防幻覺技巧包

除了改進檢索架構,現代煉金師還有其他幾招防幻覺的絕技:

技巧一:多重驗證 (Multi-Agent Verification)

讓多個 AI 分別檢查同一個答案:

  • 檢索 Agent:負責找資料
  • 驗證 Agent:負責檢查答案是否符合資料
  • 品質 Agent:負責評估整體回應品質

就像法庭上的三重驗證:證人、律師、法官各司其職。

技巧二:自我反思機制 (Self-Reflection)

讓 AI 在回答後自問:「我的答案有足夠的證據支撐嗎?」

AI 內心獨白:
「剛才我說這家公司營收成長 23.7%,但我檢查一下資料...
咦,資料顯示的是虧損 5.2%?
我應該修正我的回答。」

技巧三:不確定性表達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教 AI 學會說「我不知道」:

  • 當證據不足時:「根據現有資料,我無法確定...」
  • 當資料衝突時:「資料來源顯示不同的結果...」
  • 當超出範圍時:「這個問題超出了我的知識範圍...」

技巧四:來源追蹤 (Source Attribution)

每個答案都要標明出處:

  • 「根據《2024年度財報》第 15 頁...」
  • 「根據內部會議記錄顯示...」
  • 「根據客戶滿意度調查 (樣本數 1,000)...」

技巧五:即時文檔注入 (Real-time Documentation)

以程式設計為例,像 Context7 這樣的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 工具,提供了另一種防幻覺思路:

預防勝於治療:與其等 AI 產生錯誤程式碼再修正,不如在一開始就給它最新、正確的文檔。

提示範例:
「用 FastAPI 建立一個 JWT 認證的 API,use context7」

Context7 自動做的事:
1. 辨識關鍵字:FastAPI
2. 抓取最新官方文檔
3. 注入到 AI 的 context 中
4. AI 基於最新文檔生成程式碼

這種方式特別適合快速變化的技術領域,確保 AI 不會使用已被棄用的 API 或方法。

實戰案例:客服機器人的華麗轉身

讓我們看看一個真實的改造案例:

改造前:幻覺連篇的客服

客戶:「你們的退貨政策是什麼?」
舊系統:「我們提供 30 天無條件退貨,只要商品包裝完整即可。」

實際情況:公司退貨期限只有 7 天,且有嚴格條件
結果:客戶投訴、客服部門疲於奔命

改造後:有據可查的專業客服

第一階段檢索:搜尋「退貨政策」,找到 100 個相關文件片段
第二階段排序:AI 從中選出最相關的 3 份文件
CRAG 評估:文件品質良好,進行知識精煉

客戶:「你們的退貨政策是什麼?」
新系統:「根據我們的客戶服務條款第 3.2 節,商品可在收到後 7 個工作天內退貨。
退貨商品需符合以下條件:
1. 商品未使用且包裝完整
2. 附上原始購買收據  
3. 非客製化商品

詳細退貨流程請參考官網退貨頁面,或者我可以直接為您安排退貨服務。
【資料來源:客戶服務條款 v2.3, 更新日期:2024/08/15】」

結果

  • 客戶滿意度提升 35%
  • 客服糾紛降低 60%
  • 客服工作效率提升 40%

從幻覺製造機到知識顧問的進化

RAG + 防幻覺技術讓 AI 從一個「愛說故事的朋友」變成了「專業的知識顧問」。

這個轉變的意義遠不只是技術層面的改進,而是讓我們重新定義了 AI 的角色:

過去:AI 是一個創意夥伴,擅長腦力激盪和創意發想
現在:AI 是一個知識助理,能夠精準地檢索和整合資訊
未來:AI 將成為智慧決策夥伴,結合創意與知識,提供全方位支援

煉金師的下一步修練

掌握了 RAG 技術和防幻覺技巧,你已經從「靠運氣的賭徒」進化成了「有方法的煉金師」。但這只是開始。

現代 AI 的世界正在快速發展,從單純的問答系統,到能夠主動行動的智慧助手。從靜態的知識查詢,到動態的工具整合。

記住:在 AI 的世界裡,最危險的不是 AI 不夠聰明,而是它太過自信地說出錯誤的答案。掌握防幻覺技術,就是讓 AI 在「我知道」和「我不知道」之間找到平衡,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作為一位合格的 AI 煉金師,你不只要會使用工具,更要理解工具的限制。不只要追求更好的輸出,更要確保輸出的可靠性。

這就是現代煉金術的精髓:既要有魔法的效果,也要有科學的方法。


上一篇
從記憶管理到資訊建築師 - Context Engineering 登場
系列文
不只是反覆 TRY AGAIN,煉金師懂得調配試煉的秘方。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