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1
0
生成式 AI

AI 藥師助手:打造人人都看得懂的藥品查詢系統系列 第 11

Day 11:AI 白話翻譯的檢驗:官方資料 vs AI 生成

  • 分享至 

  • xImage
  •  

前言

昨天我用 AI API 把藥品專業資訊轉換成白話解釋。但問題來了:AI 生成的解釋到底準不準?會不會誤導? 今天的任務,就是檢驗 AI 的結果,看看它和官方資料之間的差異。

實作部分

我選了實驗藥品普拿疼(Acetaminophen) 來做測試。
官方資料(Day 9 爬取的):

  • 成分:Acetaminophen 500mg
  • 適應症: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牙痛、肌肉痛、經痛
  • 副作用:肝功能異常、皮疹、噁心、過量服用可能導致肝毒性
  • 注意事項:避免與酒精同時使用,避免長期大量服用

而 AI 昨天生成的白話解釋是:

  • 成分:一顆藥裡有 500 毫克的止痛成分
  • 用途:常見的止痛藥,頭痛、牙痛或經痛都能用
  • 副作用:有時會想吐或長疹子,如果吃太多會傷肝
  • 小提醒:喝酒時不要吃,長期吃很多會出問題

差異分析

1.可讀性:

  • 官方版本:專業、嚴謹,但一般人看「肝功能異常」這種字眼會有點陌生。

  • AI 版本:翻成「會傷肝」這樣的一般用語,馬上懂了。

2.正確性:

  • 官方強調「過量服用可能導致肝毒性」,AI 說「吃太多會傷肝」,意思接近,但缺少「嚴重性」描述。

  • AI 沒有提到「避免長期大量服用」,這部分資訊被省略了。

3.整體評估:

  • AI 白話解釋的確更容易懂,但資訊有「簡化過度」的風險。

心得

透過這次比較,我學到 AI 很適合幫忙翻譯專業術語,但不能完全取代官方資料。

最好的方式是

  • 官方資訊保留 → 保證正確性

  • AI 白話解釋 → 增加易讀性

最後把兩者結合,使用者既能看懂、又能放心。

這一步對我專案很重要,因為最終的專案不能只講「好懂的話」,還必須講「正確的話」。


上一篇
Day 10 – 把專業藥品資訊轉成白話說明:讓 AI 當翻譯員
系列文
AI 藥師助手:打造人人都看得懂的藥品查詢系統11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