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30 海洋淨化保育」的活動現場,有一個特別的角落 —— 吧檯。
它不像傳統的冰冷桌面,而是披上了一件來自 AI 與想像力 的新衣:
一片「微笑森林」,帶著溫暖的表情,與海洋世界交織在一起。
上方是歡笑的森林小精靈、滿桌的蔬果飲品;
下方則是悠遊的鯨魚、繽紛的珊瑚和小魚群。
這不只是設計,而是一場寓意深遠的對話:
👉 陸地與海洋,原本就是命運共同體。
👉 森林的微笑,才能換來海洋的歌唱。
這張由 AI 生成並實體輸出 的圖像,最終成為吧檯的外包裝,溫柔卻有力地回應了 3030 海洋保育 的行動願景。
「微笑森林」的初衷很簡單:友善環境、不殺生的蔬食理念。
把這樣的設計放在活動吧檯,代表我們要「用快樂的方式談永續」,讓人自然地融入環保的氛圍。
它不需要強硬的說教,而是讓人微笑著靠近。
在這裡,AI 是設計的夥伴,幫助我們把腦海中的「森林想像」快速實現,並轉化成可落地的視覺。
「3030 海洋保育」 的目標,是在 2030 年前,守護至少 30% 的海洋區域。
這是一個全球性的行動:
然而,這樣的願景往往被包裝得過於嚴肅、甚至帶來壓力。
很多人聽到「保育」兩字,就聯想到犧牲、限制與規範。
我們這次選擇了另一種路徑 —— 用正向的視覺語言,讓保育變得歡樂而夢幻。
吧檯的外包裝,成為活動現場的一個「潛移默化」:
人們在拿起一杯飲料的時候,也會看見森林的笑容與海洋的呼吸。
這就是設計的力量 —— 讓人 在不知不覺中,與理念靠近。
這張圖不是傳統繪師一筆一畫完成的,而是 AI 與人類協作的產物。
AI 的角色
人的角色
硬體的落地
這裡的「AI x Hardware」不只是口號,而是實際的協作模式:
👉 AI 負責創意與靈感,硬體負責落地與體驗。
環保議題常常讓人感到壓力 —— 冰川融化、珊瑚白化、塑膠垃圾。
但這次我們選擇了另一種方式:讓森林微笑,讓海洋歡樂。
因為我們相信:
吧檯上的「微笑森林」,就是這樣的一種隱喻。
它不喊口號,而是悄悄提醒每個人:
保護環境,其實是一件快樂的事。
如果吧檯只是靜態的裝飾,那它只是一個「漂亮的背景」。
但如果我們能讓它「活起來」呢?
這就是 AI 與硬體結合的下一步:
透過這些設計,吧檯不再只是吧檯,而是 一個活生生的環境教育舞台。
最終,這樣的設計目的不只是「美」,而是要引導人 從活動走向行動。
設計的價值,就在於把這些看似抽象的理念,透過 AI、硬體與互動科技,轉化為「可以被體驗的瞬間」。
這次的吧檯外包裝案例,讓我看到一個新的可能:
當人們舉杯時,森林的笑容與海洋的湛藍正在陪伴,
提醒著我們:守護地球不是負擔,而是共享的喜悅。
森林會笑,海洋會唱,因為我們選擇了一起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