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2
0
生成式 AI

AI x Hardware系列 第 12

🌊 森林的微笑,海洋的守護 —— AI 與 3030 海洋保育的相遇

  • 分享至 

  • xImage
  •  

序章:從一張圖開始的旅程

在「3030 海洋淨化保育」的活動現場,有一個特別的角落 —— 吧檯。

它不像傳統的冰冷桌面,而是披上了一件來自 AI 與想像力 的新衣:
一片「微笑森林」,帶著溫暖的表情,與海洋世界交織在一起。

上方是歡笑的森林小精靈、滿桌的蔬果飲品;
下方則是悠遊的鯨魚、繽紛的珊瑚和小魚群。

這不只是設計,而是一場寓意深遠的對話:
👉 陸地與海洋,原本就是命運共同體。
👉 森林的微笑,才能換來海洋的歌唱。

這張由 AI 生成並實體輸出 的圖像,最終成為吧檯的外包裝,溫柔卻有力地回應了 3030 海洋保育 的行動願景。


第一章:設計理念 —— 微笑森林的故事

「微笑森林」的初衷很簡單:友善環境、不殺生的蔬食理念

  • 森林的樹木有了笑臉,提醒我們環境不該是嚴肅的口號,而是能帶來幸福感的朋友。
  • 吧檯上的蔬果飲品,象徵健康、永續、無害的選擇。
  • 小精靈的身影,像孩子一樣純真,呼喚著「守護地球是世代的承諾」。

把這樣的設計放在活動吧檯,代表我們要「用快樂的方式談永續」,讓人自然地融入環保的氛圍。
它不需要強硬的說教,而是讓人微笑著靠近。

在這裡,AI 是設計的夥伴,幫助我們把腦海中的「森林想像」快速實現,並轉化成可落地的視覺。


第二章:海洋的回聲 —— 3030 的願景

「3030 海洋保育」 的目標,是在 2030 年前,守護至少 30% 的海洋區域。

這是一個全球性的行動:

  • 它關乎漁業永續,確保海洋資源不被過度捕撈。
  • 它關乎生態平衡,讓珊瑚礁、鯨豚與魚群能繼續繁衍。
  • 它更關乎氣候調節,因為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碳吸收器」。

然而,這樣的願景往往被包裝得過於嚴肅、甚至帶來壓力。
很多人聽到「保育」兩字,就聯想到犧牲、限制與規範。

我們這次選擇了另一種路徑 —— 用正向的視覺語言,讓保育變得歡樂而夢幻

  • 海面下的鯨魚與魚群,代表我們要守護的海洋生命。
  • 珊瑚礁的色彩,象徵著多樣性與生命力。
  • 海洋與森林的連結,提醒我們:陸地的選擇,會直接影響海洋的健康。

吧檯的外包裝,成為活動現場的一個「潛移默化」:
人們在拿起一杯飲料的時候,也會看見森林的笑容與海洋的呼吸。

這就是設計的力量 —— 讓人 在不知不覺中,與理念靠近


第三章:AI 與硬體的共創

這張圖不是傳統繪師一筆一畫完成的,而是 AI 與人類協作的產物

  1. AI 的角色

    • 提供多樣化的風格嘗試(夢幻森林、深海奇境、童趣卡通)。
    • 快速生成不同構圖,幫助我們找到最合適的氛圍。
    • 減少反覆溝通的時間,讓靈感更快落地。
  2. 人的角色

    • 選擇與修正:哪些笑臉更能傳達友善?哪些色彩不會過度誇張?
    • 概念整合:把「森林、蔬食、海洋保育」三個看似分散的主題,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 決策:確保 AI 的結果符合「活動核心」,而不是僅僅好看。
  3. 硬體的落地

    • 最終圖像輸出到 吧檯外包裝,成為實體環境的一部分。
    • 當 AI 的作品從螢幕走向現場,理念也就真正被「安裝」在活動裡。

這裡的「AI x Hardware」不只是口號,而是實際的協作模式:
👉 AI 負責創意與靈感,硬體負責落地與體驗。


第四章:微笑的力量

環保議題常常讓人感到壓力 —— 冰川融化、珊瑚白化、塑膠垃圾。
但這次我們選擇了另一種方式:讓森林微笑,讓海洋歡樂

因為我們相信:

  • 人們更願意靠近快樂的氛圍,而不是被恐懼驅使。
  • 只有當環境議題能帶來「希望感」,行動才會持續下去。

吧檯上的「微笑森林」,就是這樣的一種隱喻。
它不喊口號,而是悄悄提醒每個人:
保護環境,其實是一件快樂的事。


第五章:互動的想像 —— AR 與 IoT 的延伸

如果吧檯只是靜態的裝飾,那它只是一個「漂亮的背景」。
但如果我們能讓它「活起來」呢?

這就是 AI 與硬體結合的下一步:

1. AR 擴增實境

  • 人們用手機掃描吧檯上的圖像,螢幕裡的鯨魚會開始游動,珊瑚會發光。
  • 森林小精靈會眨眼、對你微笑,並彈出「小知識卡片」,解釋 3030 海洋保育的目標。

2. IoT 感測互動

  • 吧檯可以裝上光感應器,當有人靠近,LED 會隨著「海浪節奏」閃爍。
  • 感測到人群聚集時,會自動播放鯨魚歌聲,營造沉浸式體驗。

3. AI 個人化體驗

  • 每個人掃描吧檯 QR Code,都會生成一張「專屬守護者卡」,上面寫著「你的守護動物」與行動建議。
  • 有人可能抽到「珊瑚守護者」,有人可能是「鯨魚夥伴」,這樣就能讓參與者帶著故事回家。

透過這些設計,吧檯不再只是吧檯,而是 一個活生生的環境教育舞台


第六章:從活動到行動

最終,這樣的設計目的不只是「美」,而是要引導人 從活動走向行動

  • 看到森林的微笑 → 意識到友善蔬食的重要性。
  • 看到海洋的鯨魚 → 聯想到 3030 保育的急迫性。
  • 透過互動體驗 → 願意在生活裡做一點改變,例如減少一次性塑膠、支持永續產品。

設計的價值,就在於把這些看似抽象的理念,透過 AI、硬體與互動科技,轉化為「可以被體驗的瞬間」。


結語:AI x Hardware,為環境設計未來

這次的吧檯外包裝案例,讓我看到一個新的可能:

  • AI 提供創意,把嚴肅的議題轉化為溫暖的視覺語言。
  • 硬體讓理念落地,把圖像化為空間的一部分,融入人們的互動。
  • 3030 海洋保育,則是我們這場創作的核心舞台。

當人們舉杯時,森林的笑容與海洋的湛藍正在陪伴,
提醒著我們:守護地球不是負擔,而是共享的喜悅。

森林會笑,海洋會唱,因為我們選擇了一起守護。


參考資料


上一篇
【爆笑血淚】販賣機小車的暴走日常 —— 一個後端 QAQC 的抓狂血淚史
系列文
AI x Hardware12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