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開始就試著要將console app分離,於是和agent討論後就著手就調整。本想著有了良好的溝通和規劃應該是可以很快調整好進入主要功能撰寫,沒想到事與願違,今天花了不少時間還是沒有完成,直到撰寫blog時還要再想著另一個調整的方法。
但最主要的問題是一直使用的sequential-thinking mcp server會一直卡住agent,不確定是哪裡的問題,但agent會一直使用token而過了很長的時間都不會脫離thinking。最長的一次卡了好幾個小時,也是因為剛好有事離開,幾個小時後回來後發現它還是在那一直空轉。而試了數次後,最後放棄,只能先請agent不要用。
另一個很讓人煩躁的部份則是這幾天剛好windsurf的gpt-codex model可以免費試用,前二天用的時候都好好的,也感覺不出來和gpt-5 medium reasoning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然而今天在用時明顯的感覺它怪怪的。好像是另一個model的感覺,要不然就是能用的context被大幅的降低。
本來今天要做的就是讓web那能顯示出Terminal.Gui v2的畫面,但一開始時agent就一直被卡在Next.js的錯誤,但這個錯誤前幾天就知道了,也因此調整成astro.js,不知道為什麼agent很固執的認定web是用next.js所撰寫。雖然在package.json裡有react, nextjs相關的引用和指令。但astro.js的專案會有很多特有的astro副檔名的檔案,但agent完全不理會,直到我貼了這些檔案後它才願意修正。
而另一個很浪費時間的部份在於使用Terminal.Gui v2,第二版和第一版的api有很多地方不同。由於之前碰過這樣的問題,有將整個repo clone下來後,請agenth看example後進行撰寫。而來來回回agent不停的說有問題,會出現錯誤,最後的解決方案其一是生成了這份程式碼
global using Terminal.Gui;
global using Terminal.Gui.App;
global using Terminal.Gui.Input;
global using Terminal.Gui.Views;
global using Terminal.Gui.ViewBase;
我不能理解的地方在於如果是因為namespaceh的關係,那不是直接用full qualified namespace就可以解決了。不知道為什麼agent一直說type引用有問題。
而之後再開啓多個console app執行時,有些console app會一開就crash,這樣的情況下agent一直建議我重新執行後,再將錯誤訊息貼給它。這點我覺得很誇張,會crash表示有exception,最好的方式就是將exception寫到log file後再讀回解析後看如何解決。直到我請它加file sink寫到了file後,它還是一直強調要我去看log,再把錯誤回貼給它。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它會變得如此的被動。
我後來想了一下這樣開啓多個console apph的架構也不是很好,所以換了一個做法,並換了另一個ai model,也就是這一、二天才出來的code-supernova-1-million,這篇Blog裡有稍微介紹。
With Code Supernova, you now can:
- Upload entire codebases (8+ copies of the full React repo!)
對於這樣的評價,有些不認同。我昨天用chat-gpt提供的gpt-5-codex medium reasoning加nodejs, dotnet format, jb cli到pre-commit hook裡,光是完成這個任務,我就用了1.35M tokens。我不認為這些修正相當有8個react repo的code這麼多。
另外,我注意到code-supernova-1-million一樣會進入到無限迴圈的狀態
The user is asking me to test the plugin-based terminal system end-to-end, fixing any issues until it works.
會不停的做這樣的thinking。
The user is asking me to proceed and avoid thinking loops.
就算是直接和它提不要陷入重覆的思考也沒有用。
看起來今天的進度又被延宕了,我真的懷疑今天的agent是工人智慧。而使用了code-supernova-1-million後的感想就是不要使用,哪怕是免費的都不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