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6
0

今天回到mac上試驗windsurf ide,透過今天的嘗試後,我了解到windsurf ide真的是很難用。每一次command line有問題,它都會卡住,卡在那一動也不動,需要自行手動cancel後,期望agent自行知道剛剛所下達的指令並沒有成功。原先在windows 11上使用時就被這個問題困擾許久,總以為是windows的件業環境的關係,如同某些ide是特別真對mac所設計,在windows上不能用或是出現問題。但今天到mac環境下也碰到一樣的問題,就知道這肯定是windsurf本身沒有針對這問題做任何修正所導致的。

不可思議的是windsurf在Jetbrains上是以擴充的方式進入,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或者是說一但有此問題,agent可以很快的進行修正,讓使用者看起來像是沒有任何問題一般。不能理解的是以擴充方式進入Jetbrains產品的windsurf plugin比windsurf自行改visual studio code而另闢一產品的穩定性和實用性來看,都是以plugin的方式勝出。真不知道為什麼windsurf要浪費時間去調整ide,而不是直接以擴充的方式進入visual studio code。

而另一點確定的就是windsurf提供的jgpt-5-codex版本相當爛,雖然不會像code-supernova-1-million一般會卡在thinking那無限的loop,但它也是會一直卡在某些做法無法脫離。並且有很多agent可以做的事它都不願去做,就算是提過很多次也不願去處理。看起來是打著gpt-5的名號但實際卻是名不符實,真的就算是免費都不想用。Grok code fast 1和它相比,就顥得優秀的多了。

而今天最主要的部份就是要讓Terminal.Gui呈現在xterm裡,想說console app前二天就順利的可以看到,但為什麼就是沒有辦法在xterm看到其tui的呈現。一直到剛剛才了解到它有一定的難度,這也是為什麼多數的agent都無法順利的完成這功能。

run your real Terminal.Gui v2 app inside a real TTY on the server, bridge that TTY to the browser over WebSocket, and let xterm.js render it.

Terminal.Gui draws to a terminal device. If you run it under a PTY, you can capture exactly what it draws and forward that byte stream to the browser.

也就是一定要額外接一個pty才有希望能搞起來。不然根本無法進行。現階段只好先交給openai的gpt-5-codex medium reasoning進行修正,但它處理的速度很慢,也不確定是否一定能成功。目前就只能等,等到它結束時才知道是否可以解決現有的問題。

而今天換到了mac上進行開發,就請agent安裝了

GitHub - nektos/act: Run your GitHub Actions locally 🚀

之後要成為github workflow的設定檔都可以在本地端先行確認沒有問題後再推到github上。目前是試了簡單的workflow,看似還可以使用。之後再慢慢地將開立github issue等workflow放到act中去測試,看是否真的可以執行無誤,這樣真的可以減少很多來回試錯的runner minute,對private repo來說格外的重要。

已經試了三天的時間,若未能有結果,也就只好放棄在web上呈現,再度回到僅用terminal進行呈現的階段。所規劃的地城功能還尚未展開,雖然花時間嘗試本就是這次活動的目地,但一直被卡在某個部份也是很惱人的。反正也大概知道問題所在,若今天真的解決不了,還是要持續的往前才行。


上一篇
AI or real person
下一篇
Seen in xterm
系列文
Before AI dominate the world, AI dominate my world21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