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5
0
生成式 AI

從基礎概念開始了解生成式AI系列 第 15

[Day15] - 把人工智慧視為一部地圖集(上)

  • 分享至 

  • xImage
  •  

地圖集為何能幫助我們了解人工智慧是如何產生的?地圖集是特殊的書籍類型,集結著截然不同的部分,包含各種不同解析度的地圖,從衛星拍攝的地球視圖到群島的放大細部都包括在內。當你打開一本地圖集,或許會尋找關於某特定地點的特定資訊——或者你漫無目的,順著好奇心,尋找預期之外的路徑和新觀點。正如科學史學家達絲頓(Lorraine Daston)所指出的,所有科學地圖集都在設法訓練我們的眼睛,要觀察者把注意力集中於特定顯著的細節和重要特徵。地圖集向你展示了一個對世界的特殊觀點,有受認可的科學——尺度與比例、經度與緯度——以及形式感和一致性。
然而,地圖集既是一種科學集錦,也是創造性的集錦,有主觀、政治和美學的干預。法國哲學家迪迪—于貝曼(Georges Didi-Huberman)認為,地圖集蘊含於視覺的美學典範,以及知識的認知典範。若把兩者納入,就能撼動科學和藝術是完全不相干的觀念。相對地,地圖集提供我們重新閱讀世界的可能性,將迥異的部分以不同方式連起來,並「重新編輯和再度拼湊在一起,不認為我們只是概述或徹底研究」。
關於製圖法能帶來助益的描述,其中令人欣賞的說法或許來自物理學家暨科技評論家娥蘇拉·富蘭克林(Ursula Franklin):「地圖代表著有目標的努力:它們是要發揮用途來協助旅行者,彌合已知與尚屬未知之間的鴻溝;它們是集體知識和洞察力的證明。」
在最好的情況下,地圖提供我們開放路徑的梗概———共享的認知方式———可以混合與結合這些路徑,建立新的相互連結。但也有地圖繪製的是統治的力量,在那些國族地圖中,領土沿著權力的斷層線劃分:從跨越有爭議的空間劃定邊界來直接干預,到揭示帝國的殖民路線。藉由援引地圖集,我們需要新的方式來理解人工智慧的帝國。我們需要一套人工智慧的理論,敘述驅動它與主宰它的國家和企業、採掘礦物時在地球上留下印記的過程、如何大規模擷取資料,以及為了維持人工智慧系統,卻導致極度不平等和日益剝削的勞動行為,這些都是人工智慧中持續演變的權力構造。用地形學的方法來思考,提供了不一樣的觀點和尺度,超越人工智慧或最新機器學習模型的抽象承諾。這麼做的目標是藉由行走在許多不同的運算地景、觀察它們如何連結,從而在更廣泛的脈絡下了解人工智慧。


上一篇
[Day14] - AI悍將「阿法狗」戰勝人類
系列文
從基礎概念開始了解生成式AI15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