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1
0
Modern Web

Modern Web學習札記:初學者的探索系列 第 14

Day 14:常見 CSS 單位:px、%、em、rem 的差別

  • 分享至 

  • xImage
  •  

在寫 CSS 的時候,除了屬性(像是字體大小、寬度、高度),單位的選擇也很重要。不同單位代表的意義不同,會影響到版面在不同裝置或不同層級下的表現。常見的單位有 px、%、em、rem,以下來做比較:

1. px(像素)

px 是最直觀的單位,代表螢幕上的一個固定點。

優點:穩定、精準,不會受外層影響。

缺點:缺乏彈性,可能在手機或電腦螢幕上看起來大小不合適。

2. %(百分比)

% 會依照「父元素」的大小來計算。

例如:父元素寬度是 200px,子元素寬度設 50%,結果就是 100px。

優點:適合響應式設計,可以自動依比例調整。

缺點:要清楚知道「相對的對象」,不然容易算錯。

3. em(相對父元素字體大小)

em 是相對單位,基準是父元素的字體大小。

例如:父元素字體大小 16px,子元素設 2em → 32px。

優點:可以隨著字體大小調整,保持比例。

缺點:多層巢狀時容易「越算越大」或「越算越小」。

4. rem(相對根元素字體大小)

rem 也是相對單位,但它的基準是「根元素 html 的字體大小」。

假設 html { font-size: 16px; },那麼 1rem = 16px。

優點:比 em 穩定,不受父元素影響。

缺點:要記住根字體大小,否則心算不方便。

簡單比較

px:固定大小,最直覺。

%:相對於父元素,做 RWD 常用。

em:相對父字體大小,容易累積放大。

rem:相對根字體大小,穩定可控。

學習心得
雖然我還沒有實際去寫 CSS,但光是用文字理解,就能感受到這些單位背後的差別。px 感覺很直覺,就像一個固定的標準,不管環境怎樣都不會改變;% 則像是有彈性,可以隨著外層的大小變動,蠻適合拿來做自動調整;em 和 rem 讓我覺得比較特別,因為它們都跟字體有關,但一個看「父元素」,一個看「根元素」。光是這樣理解,就能想像到如果網站巢狀很多層,em 可能會變得難控制,而 rem 就比較穩定。
透過這樣的比較,我大概能理解為什麼網頁設計不會只用單一單位,而是要根據需求混合使用。雖然還沒有實際操作,但光用文字去認識,就能發現這些單位其實各有角色和特性,也讓我對之後真的去寫 CSS 有更多期待。


上一篇
Day 13:CSS 動畫與過渡效果:讓網頁動起來
下一篇
Day 15:CSS 寫作習慣:讓程式碼更清晰好維護
系列文
Modern Web學習札記:初學者的探索1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