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到更多 CSS,會發現光是能「把效果寫出來」還不夠,因為如果程式碼寫得亂,久了自己或別人都看不懂,修改起來會非常痛苦。所以,CSS 除了追求效果,也很注重「最佳實踐」——也就是讓程式碼乾淨、好維護的寫法。
幾個常見的做法:
不要用 .red-box 或 .big-div 這種描述外觀的名字,而是用 .card、.button-primary 這樣有意義的命名。外觀可以變,但語意不會變。
如果好幾個地方都用到一樣的樣式,可以抽出來寫成一個 class,不要每次都複製貼上。
盡量用結構化的寫法,例如區塊(layout)、元件(component)、細節(utility)分開。這樣一眼就能看出哪裡是版面配置,哪裡是小細節。
!important 雖然能強制樣式生效,但如果常用,會讓樣式之間互相打架,變得難以管理。能不用就盡量避免。
縮排、空格、括號位置要一致,甚至可以訂一個團隊規範。雖然這不會影響效果,但會大大提升可讀性。
學習心得
知道這些做法後,我覺得它們其實跟做任何事情的「整理與規劃」很像。假如樣式都亂命名、隨便套,用的時候可能覺得方便,但之後再修改就會很混亂。相反地,如果一開始就用清楚的規則和架構,維護起來就會輕鬆很多。然後我覺得這也跟平常做筆記或整理資料很像,如果分類清楚,過一陣子回頭看還是能很快找到重點。雖然還沒實際操作過,但理解到這些最佳實踐的概念,讓我覺得未來在學習 CSS 的時候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