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9
0
生成式 AI

AI Development系列 第 19

Day 19|AI 與勞動市場:哪些工作最先被影響?

  • 分享至 

  • xImage
  •  

Day 19|AI 與勞動市場:哪些工作最先被影響?

一、AI 的衝擊不是平均分布的

生成式 AI 的崛起,不是「所有工作」同時被影響,而是 某些任務特別脆弱

  • 依賴大量重複性知識工作
  • 成果以文字、圖像或聲音為主
  • 缺乏高度人際互動或需要實體操作

👉 這些特徵讓部分職業成為「第一波受衝擊者」。


二、最先受影響的工作類型

1. 內容生產型

  • 文案、行銷稿件:AI 幾秒就能產出初稿。
  • 新聞快訊:體育賽果、股市行情等數據驅動新聞,已部分自動化。
  • 基礎翻譯:日常翻譯需求逐漸被機器取代。

2. 客服與支援

  • 線上客服:AI 能處理 FAQ 與基礎問答。
  • 電話客服:語音生成與語音辨識結合後,AI 可以模擬真人客服。
  • 技術支援初階:例如帳號問題、密碼重設,AI 回覆比人快。

3. 行政與流程型

  • 簡單資料輸入與彙整:表格轉換、報表初稿。
  • 會議紀錄:AI 能自動產生逐字稿與摘要。
  • 基礎法律文件:標準合約或 NDA,AI 可快速生成範本。

三、尚未立即取代,但會「被增強」的工作

1. 創意領域

  • 設計師、編劇、音樂人:
    • AI 能生成草稿,但「創意方向」仍需要人類。
    • 人類角色變成 指導與編輯 AI,而不是完全從零創作。

2. 專業服務

  • 醫療、法律、教育:
    • AI 能輔助檢索知識、生成報告,但最終決策仍需要專業人士背書。
    • 責任歸屬 讓 AI 難以完全取代專業人士。

3. 需要高度人際互動的工作

  • 諮商師、談判專家、業務:
    • AI 難以完全理解人類情感細膩度。
    • 但 AI 仍能提供「數據支持」與「情境模擬」。

四、我的觀察

我曾參與一個專案,目的是讓 AI 自動生成產品描述,取代人工寫手。
結果:

  • AI 初稿品質足以上架電商平台。
  • 但最後仍需要人工審核,以確保品牌風格一致。

這讓我深刻體會:
👉 很多工作不是「消失」,而是「工作內容被重構」。


五、結語

生成式 AI 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呈現 三層次

  1. 立即被取代:重複性高、標準化任務(客服、文案初稿)。
  2. 被 AI 增強:需要專業與創意,但 AI 能當助理(醫療、教育、設計)。
  3. 難以取代:強調人性、責任、關係的角色(諮商、領導、談判)。

👉 AI 不會搶走所有工作,但會改變大部分工作的樣貌。
真正的挑戰,不是「會不會失業」,而是 我們能否學會與 AI 分工


上一篇
Day 18|教育場域的倫理:學生用 AI 寫作的邊界
系列文
AI Development19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