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 與資料(Data)的關係
AIGC 的運作基礎來自於「資料」。不論是 ChatGPT 的語言生成、MidJourney 的影像生成,或 Canva AI 的設計排版,本質上都需要大量資料進行訓練與推理。以旅遊為例,ChatGPT 需要旅遊相關的文字資料庫(景點、交通、美食資訊),MidJourney 依靠龐大的圖像數據集學習風格轉換,而 Canva AI 透過歷史設計資料分析出最適合的模板。換句話說,資料是 AIGC 的燃料,AI 模型是引擎,使用者的需求則是點火開關。只有持續累積與優化資料,AIGC 才能輸出更貼近實際需求的智慧旅遊成果。
AIGC 應用的實務案例:智慧旅遊行程設計
在生成式 AI(AIGC, AI Generated Content)快速普及的今天,AI 已不只是學術上的研究名詞,而是能真正落地應用的工具。它能協助我們用更少的時間、更高的效率,完成原本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的內容創作。本文將以「智慧旅遊行程設計」為例,展示如何透過三個常見的 AIGC 工具 —— ChatGPT、MidJourney、Canva AI,從文字、圖片到簡報,完整設計出一套旅遊企劃。
AIGC 與類神經網路的關係
AIGC 工具背後都是建立在類神經網路上。這種網路模仿人腦的神經元運作:每個「節點」會接收輸入資料,經過數學計算後再傳到下一層。
在這個過程中:
weights(權重):就像「重要性開關」,決定每個輸入要影響多少。例如在旅遊行程設計中,「親子活動」這個特徵可能比「夜生活」更重要,AI 會給它更大的權重。
sigmoid 函數:是一種「壓縮」的數學公式,把結果變成 0 到 1 之間,好比決定「要不要啟動這個神經元」。例如:一個活動適不適合長輩,sigmoid 會把它轉成接近 0(不適合)或接近 1(適合)。
透過大量資料訓練,AI 不斷調整 weights,經過多層神經網路的運算後,才能生成一份合理的文字、圖片或設計。換句話說,AIGC 能「理解需求並輸出內容」,就是因為背後的神經網路把資料轉換成了可判斷、可生成的結果。
一、ChatGPT:自動生成行程內容
登入 ChatGPT(可使用網頁版或桌面版)。
在對話框中輸入需求,例如:
幫我規劃三天兩夜的台中親子旅遊,行程要包含長輩適合的活動與美食推薦。
系統會自動生成一份詳細的行程,包括每日景點安排、交通建議與餐廳推薦。
使用者可依需求進一步修改,像是調整景點順序或加入特定餐廳。
👉 效果: ChatGPT 取代了傳統查資料的繁瑣過程,快速提供結構完整的行程草稿。
二、MidJourney:生成旅遊插圖
安裝並登入 Discord,進入 MidJourney 頻道。
輸入指令:
/imagine 3-day family trip in Taichung, warm illustration style, kids and grandparents together
系統會生成四張圖片,使用者可以選擇「U」放大或「V」產生變體。
挑選一張最符合主題的圖片並下載。
👉 效果: 短時間內就能得到專屬插圖,讓旅遊企劃具備獨特的視覺呈現。
三、Canva AI:自動產生簡報與排版
登入 Canva,選擇「簡報」模板。
啟用 AI 助手(Magic Design / Magic Write),將 ChatGPT 產生的行程內容貼上,讓 Canva AI 自動完成排版。
把 MidJourney 的插圖拖曳進簡報中,搭配每一天的行程。
調整字體與色彩,並輸出成 PDF 格式。
👉 效果: 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排版,就能完成一份專業水準的簡報。
四、AIGC 工具比較表
以下用表格總結三個工具的應用情境:
工具名稱 | 主要功能 | 操作流程(步驟) | 成果效果 |
---|---|---|---|
ChatGPT | 文字生成、規劃行程 | 1. 登入平台 → 2. 輸入需求(例:三天兩夜台中親子遊) → 3. 輸出完整行程表 → 4. 複製調整 | 節省查資料時間,快速獲得行程草稿 |
MidJourney | 圖像生成、插圖設計 | 1. 登入 Discord → 2. 輸入 /imagine 指令 → 3. 選擇圖片 → 4. 下載使用 |
生成專屬插圖,增加視覺吸引力 |
Canva AI | 簡報製作、版面設計 | 1. 登入 Canva → 2. 啟用 AI(Magic Design/Write) → 3. 貼上文字 → 4. 插入插圖 → 5. 輸出 PDF | 自動完成排版,製作專業簡報 |
結論
透過 ChatGPT(文字生成)+ MidJourney(圖像生成)+ Canva AI(簡報設計) 的串聯,我們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一份完整的智慧旅遊行程企劃。這樣的流程展示了 AIGC 的實務價值:
對學生或專業人士:能快速完成作業或專案,展現專業度。
對產業或企業: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並創造差異化的成果。
AIGC 不只是理論,而是可以實際操作、立刻上手的工具。只要懂得如何選擇合適的平台並依步驟執行,每個人都能用 AI 來提升效率、展現創意,甚至打造專屬於自己的智慧旅遊體驗。
工具名稱 | 原理 (Principle) | 運作流程 (Workflow) | 說明 (Explanation) | 舉例 (Example) |
---|---|---|---|---|
ChatGPT | 基於大型語言模型 (LLM),透過深度學習訓練文字生成能力 | 1. 輸入需求 → 2. AI 理解語意 → 3. 生成結構化文字輸出 | 可快速生成行程、文章或對話,並根據需求進行調整 | 使用者輸入「三天兩夜台中親子旅遊」,輸出包含景點、美食與交通的完整行程表 |
MidJourney | 使用擴散模型 (Diffusion Model) 生成影像,將文字描述轉換為圖片 | 1. 輸入 /imagine 指令 + 描述 → 2. AI 將文字轉向圖像 → 3. 輸出多張圖像 | 能依照描述生成不同風格插圖,強化企劃的視覺效果 | 輸入「family trip in Taichung, warm illustration」,生成親子旅遊插圖 |
Canva AI | 結合自然語言處理 (NLP) 與模板匹配,進行自動化設計 | 1. 貼上文字 → 2. AI 分析內容 → 3. 自動套用合適模板 → 4. 整合圖片與排版 | 讓非設計專業的人也能快速完成專業排版 | 將 ChatGPT 生成的行程文字貼進 Canva AI,AI 自動產出簡報頁面,並插入 MidJourney 插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