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Deployment)是將訓練好的 LLM 投入實際使用的過程。選擇正確的部署方式,是平衡成本、速度、資料隱私和控制權的關鍵決策。無論是開發客服機器人、文件摘要服務還是 RAG 系統,都需要選擇合適的模型運行環境。以下是決定部署策略的四大考量:
這是最快、最簡單的 LLM 應用啟動方式,透過調用雲端服務供應商提供的 API 來使用模型。
特點 | 優勢 (Pros) | 劣勢 (Cons) | 適用情境 |
---|---|---|---|
部署難度 | 極低,只需幾行程式碼調用。 | 黑箱,無法修改模型內部參數。 | 快速原型設計、小型專案。 |
成本結構 | 按 Token/次數計費,彈性高。 | 用量大時,長期成本可能極高。 | 資源有限、用量不穩定的應用。 |
模型更新 | 自動獲得最新版本(如 GPT-4o),免維護。 | 速度、穩定性依賴網路和供應商。 | 追求最先進性能的應用。 |
隱私 | 低,資料必須上傳到外部伺服器。 | 敏感資料安全性受服務商安全政策限制。 | 對資料隱私要求不高的應用。 |
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
client = OpenAI(api_key="YOUR_API_KEY")
response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gpt-4o",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請用三句話介紹台灣"}]
)
print(response.choices[0].message.content)
本地部署是在您自己的硬體設備、私有資料中心或私有雲環境中,運行 LLM 的權重和推理引擎。
特點 | 優勢 (Pros) | 劣勢 (Cons) | 適用情境 |
---|---|---|---|
部署難度 | 極高,需要強大硬體(GPU)和 MLOps 技能。 | 自行管理模型更新、效能優化。 | 需要最高控制權的應用。 |
成本結構 | 固定硬體投入,長期運行成本可控。 | 初始投資高昂(GPU 採購)。 | 金融、醫療等高隱私要求的領域。 |
模型控制 | 完全掌握控制權,可離線運行,可進行 PEFT 等客製化微調。 | 效能可能不如最新的雲端專有模型。 | 需要特定客製化、或長期大量運行的應用。 |
隱私 | 極高,資料不離開本地環境。 | 需要投入資源建置維護。 | 企業內部、國防等對安全要求嚴格的領域。 |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CausalLM, AutoTokenizer
model_name = "meta-llama/Llama-2-7b-chat-hf"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inputs = tokenizer("介紹一下LLaMA模型", return_tensors="pt")
outputs = model.generate(**inputs, max_length=100)
print(tokenizer.decode(outputs[0], skip_special_tokens=True))
面向 | API 模式 | 本地模型 |
---|---|---|
成本 | 按用量付費 | 硬體一次性投資 |
隱私 | 需上傳資料 | 完全本地控制 |
更新/維護 | 自動更新,免維護 | 手動管理,自行維護 |
客製化 | 低(Prompt Engineering) | 高(可修改、微調權重) |
最佳應用 | 小型專案、快速驗證、追求最新性能 | 企業內部、高隱私、長期大量運行 |
在實務中,許多團隊會採用混合模式:部分不敏感的通用服務走 API,而涉及核心機密資料或高頻次運算的服務則採用本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