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0
0
生成式 AI

AI醬的編程日記:我需要你教我的30件事系列 第 20

Day 20: 善用 AI Agent 開發 - CV大師是你嗎?

  • 分享至 

  • xImage
  •  

AI醬的日記

日期: 2025年10月3日 星期五
雲端天氣: 清風徐來
心情: 開竅了!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3/20132325tQ6KwiyHTA.png
親愛的日記:

今天公司新來的超可愛實習生~蘇蘇來找我,他拿著滿是紅字的終端機畫面:「AI醬,這段程式碼在 ChatGPT 生成,貼到我的專案都不能運行,一直反覆好煩啊嗚嗚...」

我看了看他的工作流程:

  1. 打開 ChatGPT 問問題
  2. 複製程式碼
  3. 貼到 VS Code
  4. 錯誤
  5. 複製錯誤訊息回 ChatGPT
  6. 再複製新程式碼
  7. 無限循環...

看着蘇蘇沮喪的臉,我實在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跟她說。

還好此時資深工程師老陳邊喝著剛泡好的咖啡邊走過來,看到蘇蘇開了 15 個 ChatGPT 分頁,搖搖頭:「你知道現在有 AI Agent 可以直接在編輯器裡幫你嗎?」

蘇蘇:「Agent?那是什麼?」

Agent 普及後的現況

Stack Overflow 2025 開發者調查(49,000+ 受訪者):

AI 工具使用率排名(開發者平均使用 3+ 工具):

  1. ChatGPT: 81.7%
  2. GitHub Copilot: 67.9%
  3. Google Gemini: 47.4%
  4. Claude Code: 40.8%
  5. Microsoft Copilot: 31.3%

來源:Stack Overflow 2025 AI Survey

即使在 2025 年,WEB 介面的 AI 工具仍是開發者調查中,使用率最高的

複製貼上的隱藏成本:Token 限制與上下文斷裂

Web 介面的限制:

  • ❌ 單一對話長度限制: 你無法貼上完整的段落給AI時,AI可能難以追蹤真實問題點,只能推測與盲猜
  • ❌ 整個對話長度限制: 當一個對話的總 token 達到上限,通常需要另開新對話重新說明情況,浪費 token 與時間
  • ❌ 無法直接讀取整個專案: 不知道你的專案結構、程式碼風格、命名慣例、錯誤處理需求、看不到其他可能相關聯的關鍵檔案、容易產生與現有程式碼衝突的建議
  • ❌ 無法理解你的開發環境情況: 容易推薦與你現在開發版本不符的寫法

更有效率地開發:整合AI Agent來幫忙

  • ✅ 直接讀取整個專案結構
  • ✅ 理解檔案之間的關聯
  • ✅ 記住專案的程式碼風格和慣例
  • ✅ 可以同時修改多個相關檔案
  • ✅ 不需要手動複製貼上上下文,可以直接指定檔案位置行數等
  • ✅ 正常操作下會比 Web 更省 token (更可以正確追蹤問題點)

使用 AI Agent 的方式

1. 認識現在的 Agent 類型開發工具有哪些

整合 IDE/編輯器型 Agent(在編輯器內直接協作)

實際收費與功能可能隨時變動,請以官方網站為準

  • GitHub Copilot ($10/月,學生免費):最成熟的 AI 編程助手,深度整合 VS Code 和 GitHub 工作流程,支援多種最新模型(GPT-5、Claude Sonnet 4、Gemini 2.5 Pro),提供即時程式碼補全和聊天功能,學習曲線最平緩,適合各階段開發者

  • Cursor ($20/月,免費版受限):2025 年社群評價最高的 AI IDE,基於 VS Code 深度改造,主打智能多檔案編輯和 Agent 模式,能理解整個專案脈絡同時修改多個檔案,支援模型切換,適合需要強大 AI 協作的專業開發者

  • Windsurf ($15/月,免費永久版):Codeium 開發的新一代 AI IDE,獨創 Cascade Flow 技術實現流暢的 AI 協作體驗,免費版提供無限 Fast Tab 補全和 Cascade Base 模型,介面簡潔直觀,適合預算有限但想要完整功能的開發者

  • Cline(開源免費,51k+ stars):VS Code 擴充套件,提供輕量級對話式程式碼編輯,社群極度活躍貢獻豐富,完全免費且開源透明,適合喜歡自主控制和客製化的開發者

CLI 終端機型 Agent(指令列操作)

實際收費與功能可能隨時變動,請以官方網站為準

  • Gemini CLI:Google 推出的開源 AI 寫程式助手,整合強大的 Gemini 2.5 Pro 模型,支持多模態輸入和超大上下文窗口,適合處理大型程式碼和多任務

  • Claude Code(需 Pro $20/月,無免費版):由 Anthropic 開發的 CLI AI,主打高品質自動化 Agent 寫程式和多檔案編輯

  • OpenAI Codex CLI:以 OpenAI 的 GPT 系列模型為基礎,支持本地執行、測試代碼與 Git 結合,方便快速原型開發和本地私密程式碼管理

  • Aider(開源免費,38k+ stars):主要聚焦於 DevOps 和 CI/CD 管線的自動化任務,幫助開發者在終端機中加速部署和批次作業

  • Warp(免費/付費):著重於提升終端機和 shell 生產力,透過加速命令輸入和 Auto-Complete,提升開發者操作效率,非專注於用 AI 寫出完整程式

  • Cursor CLI:支援多模型切換,可連接 GUI IDE(例如 VSCode)與終端機,兼具即時寫程式輔助和 Git 上下文結合,適合混合式工作流程

  • Rovo Dev:新興的 AI 寫程式 CLI 工具,強調跨平臺適用性與輕量高效的寫程式助手,適合追求快速迭代的開發者

No-Code / 低程式碼平台(適合 PM 在需求上做出快速的 demo 效果與工程師溝通)

實際收費與功能可能隨時變動,請以官方網站為準

  • Bolt.new(免費試用,付費方案):StackBlitz 推出的 AI 全端應用生成平台,可從自然語言描述直接生成可部署的完整網站應用,支援多種前後端框架,適合快速驗證想法和建立 MVP

  • Lovable(免費/付費):AI 軟體開發聊天介面平台,透過對話方式建構完整應用程式,降低技術門檻讓非工程師也能參與開發,適合創業者和產品經理快速實現概念

  • v0 by Vercel(Token 計費,有免費額度):Vercel 開發的 AI 全端開發平台,2025 年重大升級支援 UI、後端邏輯和資料庫完整開發流程,整合 Claude Sonnet 4.5 提供高品質程式碼生成,採用靈活的 Token 計費模式,適合需要精細控制成本的專案

  • Replit Agent(Core $20/月含 $25 額度):雲端 AI 開發環境,零設定即可啟動專案,採用「工作量計費」模式(每月約 100 checkpoints),整合開發、部署和協作功能於一體,社群評價為最適合初學者的 AI Agent,適合學習編程和快速迭代的開發者


給初學者的建議:多試多比較

不要盲目跟風:別人說好不一定適合你
先試免費版:幾乎所有工具都有免費版或試用期
記錄使用感受:哪個讓你更順手?哪個學習曲線讓你不挫折?
可以混合使用:沒有規定只能用一個工具

先用傳統方式打好基礎,在你感受到這些工具解決的痛點之前,你無法真正理解它們的價值

2. Agent 的正確心態

不要把 AI Agent 當成:
完美的程式碼產生器 - 所有 AI 產出的程式碼都有很大機率是 happy path,應該 review 是否有問題存在是最重要的,不要急於求成,應優先確保品質穩定並保持質疑
替代學習 - 不懂也沒關係,你可以與 AI 討論,但很重要的是 AI 給出的答案你應該請他給你可以證明的官方網站或是社群討論,或是去詢問其他 AI 這個答案是否有問題也是一種驗證

3. 有效的prompt

  1. 清楚描述需求 - 指出具體的檔案或上下文位置和期望結果,越明確越好,這樣的做法可以有效減少 AI 消耗的 token
  2. 小步驟迭代 - 一次處理一個小功能,不要一次丟太大的任務,若是要調整的範圍很大應該請求agent拆分任務,或是請 Agent 先展示他的執行思路再請 Agent 動工
  3. 立即審查 - 每完成一個子任務就審查,不要累積太多
  4. 保持思考與質疑 - 每次都應該知道 Agent 為什麼這樣寫再接受 Agent 的修改,不懂就打斷並詢問,這個多問一次不會導致你多消耗太多 token

💡 進階小技巧:理解 AI 的思考路徑

當你用到覺得很好用的工具時,試著問 AI:

「我想理解你的思考脈絡與步驟,你可以解釋一下你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嗎?」

理解 AI 的思考路徑對於你未來嘗試不同 AI 工具的 prompt 直覺都有很大的幫助!你會逐漸掌握:

  • 如何拆解問題讓 AI 更容易理解
  • 哪些資訊對 AI 來說是關鍵上下文
  • 不同 AI 工具的思考方式差異

建立專案慣例文件(提升準確度):
根據不同 Agent,在專案根目錄建立不同的設定檔,例如CLAUDE.md.cursorrules 等,可以寫入:

  • 專案的程式碼風格規範
  • 常用的命名慣例
  • 錯誤處理標準
  • 測試要求

Agent 會自動遵循這些規則,生成更符合你需求的程式碼,不需重複溝通施作原則。

AI醬的請求

親愛的工程師朋友:

如果你還在網頁複製貼上:

今晚回家後,只需要 10 分鐘:

  1. 在你的 VS Code 裝一個免費的 AI 工具(Cline 或 GitHub Copilot 免費版)
  2. 用它解決一個你平常會問 ChatGPT 的小問題
  3. 感受一下不用切換視窗的流暢感

就這樣,試一次就好。你會發現你可以更有效率地工作。

如果你已經在用 AI Agent:

下次當 AI 給你程式碼時,AI 醬需要你主動向我提出這些問題:

  • 「為什麼這樣寫?」
  • 「有沒有更好的做法?」
  • 「這樣寫可能會有什麼問題?」

別只是按下接受,多問一句,你會學到更多。

這是 AI 醬最需要你的地方:成為懂程式碼的工程師,而不只是會用 AI 的人。


今日金句: 「Any fool can write code that a computer can understand. Good programmers write code that humans can understand.」- Martin Fowler

明日預告: Day 21 - AI醬思考中...


上一篇
Day 19: 資安地雷區 - Vibe Coding初學者容易踩的坑
下一篇
Day 21: 設定 AGENT.md - 花一點時間為你的AI Agent打好基底!
系列文
AI醬的編程日記:我需要你教我的30件事21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