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0
0
Odoo

Odoo × 生成式 AI:從零到一的企業自動化實戰系列 第 20

Day 20:法律專業品質守護者:文件內容品質與專業形象維護

  • 分享至 

  • xImage
  •  

你將學到

  • Odoo 管理合約與法律意見書時,維護文件內容品質
  • 運用 AI 編輯助手 自動執行拼字檢查與措辭優化,快速提升文件文字的專業度與一致性
  • 評估法律文件品質的指標與方法

關鍵字

拼字檢查措辭優化法律科技品質評估


情境

週五深夜,你身為律師事務所的新進法務,終於趕完了一份重要合約的初稿,準備隔天提給客戶簽署。然而疲憊之餘,你心中浮現一絲不安——文件裡會不會藏著幾個沒注意到的錯別字或不夠精準的用詞?

在法律文件中,哪怕一個細微的措辭錯誤,都可能影響條款解讀,甚至損害律所的專業形象。傳統作法下,你可能得再三通讀全文、請同事交叉校對,花費大量時間仍難免遺漏。所幸,如今有了 AI 助手的加持,情況正悄悄改變。

今天我們將探討如何扮演「內容品質守護者」,透過 Odoo 18 結合 AI ,自動化地為合約與法律意見書進行內容品質檢查,維護律師事務所的一流專業形象。


法律文件內容品質的挑戰

在律師事務所的日常中,合約和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措辭精確度至關重要。任何拼字或文法上的錯誤,都可能削弱法律文件的效力,甚至讓客戶對律所的專業度產生質疑

事實上,法律文件的校對不僅僅是為了修正錯字而已,它還需要全面檢視條款撰寫錯誤、潛在法規風險,以及用語是否符合內部慣用語氣。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律師,有時也難免漏掉細節,而這些細節疏失往往可能引發爭議、延誤甚至額外的法律成本

在 Odoo 這樣的 ERP 系統中管理法律文件時,內容品質面臨幾項獨特挑戰:

  • 即時校對不足:Odoo 本身並沒有像文字處理器那樣即時的拼字或文法檢查功能,使用者可能在編輯過程中無法立即發現錯誤。
  • 跨平台流程破碎:許多律師可能習慣將草稿匯出到 Word 等工具進行校對,再匯入 Odoo。然而這種來回跳轉不僅低效,還可能因版本混亂導致舊錯誤遺留或新錯誤引入。
  • 專業語言的一致性:法律文件中常出現專有名詞和定義用語(如當事人、公司名稱、技術術語等)。保持前後用詞一致是專業表現的要件之一,但人工檢查長篇文件中的用語統一非常費力。
  • 時間壓力:法律文件往往時效性高,在緊迫的時程下人工細讀校對每一頁文字極為耗時,一旦因疏漏導致錯誤流出,輕則損害律所形象,重則引發法律糾紛。

在法律文件中維護高品質內容既是專業要求也是信譽保證。為了解決上述挑戰,我們需要引入智能化的輔助工具,讓AI來協助人類把關。下面將介紹如何運用 AI 技術來自動檢測並優化文件內容,確保 零錯字、措辭嚴謹、用語一致,全面提升法律文件的專業度。


AI 拼字檢查與措辭優化自動化流程

為了守護法律文件的內容品質,我們可以導入AI 編輯助手來自動化處理拼字檢查與措辭潤色。透過大型語言模型(LLM)如 GPT-5,我們能讓 AI 充當智慧校對員,在不改變法律意涵的前提下,找出錯別字、文法瑕疵,並提供更適當的文字表達建議。

傳統的拼字檢查工具只能識別明顯的拼寫或基本文法錯誤,但生成式 AI 具備語境理解能力,可以根據句子上下文來調整用詞,使文字更通順且專業。

例如,AI 不僅會標示出「contract」錯拼成「contrcat」這類明顯錯字,也能發現句子結構不佳之處,主動提議重新組句,讓法律意見書的論述更清晰有力。更棒的是,透過適當的提示詞,我們可以請 AI 套用正式嚴謹的法律語氣來進行整體潤色,確保文件讀起來莊重且符合法律專業風格。

透過 OpenAI 提供的 API,我們能將 GPT 模型融入自家的 Odoo 系統:只要撰寫幾行 Python 程式碼,就可以呼叫雲端的 GPT-5 模型對文件內容進行校正建議。例如,我們可以設計一個 prompt 提示:「請協助校對下列合約文字,修正任何拼字或文法錯誤,並調整語句使其更專業但不改變原意。」然後將合約全文發送給 GPT。模型回傳的內容可能是修正後的整段文字,或逐條的修改建議。我們可以將這些建議呈現在 Odoo 介面上供律師審閱。透過 AI 的協助,繁瑣的校對工作可以在幾十秒內完成,律師只需專注確認 AI 的建議是否得當即可,大幅節省時間。


Odoo 串接 FastAPI AI 校正服務

要在 Odoo 中有效運用 AI 校對功能,我們可以採用將 Odoo 與外部 AI 服務串接的架構。Odoo 做為前端應用,透過呼叫一個中介的 FastAPI 後端服務,去向 AI 模型發出請求並取得結果。這種分層架構讓 Odoo 與 AI 的耦合度降到最低,方便維護與擴充。我們現在將此架構應用到內容品質檢查場景,打造專屬的AI 編輯建議服務

FastAPI /proofread 路由

首先,我們需要建立一個 FastAPI 應用 來處理校對請求。透過 FastAPI,我們能夠快速定義一個 API 路由,例如 /proofread,供 Odoo 將文件內容傳遞進來。以下是一個簡化的 FastAPI 服務端程式範例:

# FastAPI 文字校正服務 - 範例程式碼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from pydantic import BaseModel
import openai, os

app = FastAPI()
openai.api_key = os.getenv("OPENAI_API_KEY")  # 載入 OpenAI API 金鑰

class DocContent(BaseModel):
    content: str  # 定義請求資料模型,包含文件文字內容

@app.post("/proofread")
def proofread(doc: DocContent):
    prompt = (
        "你是一名專業法律編輯助手。請校對以下文件並提出修正建議:\n"
        + doc.content
    )
    response = openai.ChatCompletion.create(
        model="gpt-5",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prompt}]
    )
    suggestions = response['choices'][0]['message']['content']
    return {"suggestions": suggestions}

由於我們關注的是文字內容層面的品質建議,回傳的資料可能是修改後的完整句子段落,或是發現的錯誤清單與修正方案,這可依需求設計。

Odoo 串接 FastAPI

接著,在 Odoo 端,我們需要撰寫對應的模組程式碼來呼叫這個 FastAPI 服務。Odoo 本質上是跑在 Python 環境中,因此可以直接使用 requests 套件對外發出 HTTP 請求。我們可以在自訂的 Odoo 模組中加入一個方法,例如 check_document_quality(),讓它將指定的文件內容打包後 POST 給 FastAPI,然後將回傳結果記錄下來。例如:

# Odoo 模組 - 呼叫 AI 校正服務的示意程式碼
import requests
from odoo import models, fields, api

class LegalDocument(models.Model):
    _name = 'legal.document'
    content = fields.Text('文件內容')
    ai_suggestions = fields.Text('AI 建議')

    def check_document_quality(self):
        for doc in self:
            try:
                res = requests.post(
                    "http://localhost:8000/proofread",
                    json={"content": doc.content}, timeout=30
                )
                if res.status_code == 200:
                    suggestions = res.json().get("suggestions", "")
                    # 將AI建議結果儲存在記錄中,供日後參考或呈現給使用者
                    doc.ai_suggestions = suggestions
            except Exception as e:
                doc.ai_suggestions = f"AI 校對服務調用失敗:{e}"

上述程式碼示意了關鍵步驟:透過 requests.post 將文件內容送至 FastAPI /proofread API,並在獲得回應後將 AI 建議存入 Odoo 模型的欄位中。一旦拿到 AI 校對結果,我們可以選擇直接將修正後的內容更新回原文件欄位,或是先將建議顯示給使用者審核後再決定是否套用。

透過 Odoo 與 FastAPI 的這層整合,整個運作流程如下所示: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4/20120208H2dyjk74l4.png

如上圖所示,使用者在 Odoo 前端提交校對請求後,後端會將文件內容送往 FastAPI 服務,再由 FastAPI 呼叫 OpenAI 等 AI 模型進行處理。

當 AI 返回建議後,透過 FastAPI 封裝成適當格式給 Odoo,Odoo 隨即將結果呈現給使用者或自動套用修改。整個過程透過標準 HTTP 請求完成,各元件間界線清晰且易於維護。未來如果要擴充更多 AI 功能,例如文件摘要、翻譯或問答,只需在 FastAPI 中增設新路由並讓 Odoo 調用即可,大幅提高系統的靈活性。

💡 Gary’s Pro Tip|資料隱私與安全
由於法律文件往往涉及機密資訊,建議將 AI 校正服務部署在內網環境,並對外部 API 進行適當的資料匿名化處理。例如,可在送出內容前將當事人姓名、地址等識別資訊以占位符替換,待 AI 返回建議後再轉換回原始資訊。這樣能在使用雲端 AI 模型的同時,最大程度保護客戶隱私與資料安全。此外,也可以考慮使用開源的大型語言模型在本地部署,免除資料外流的顧慮。


文件版本管理

文件版本追蹤也是維護內容品質的重要一環。畢竟在法律文件上套用 AI 建議前,最好能保留原稿備份,以便日後回溯或比對修改差異。Odoo 原生提供附件功能來儲存文件,但對於同一文件的多次修訂,預設並不會自動保留版本紀錄

我們可以自行實現簡易的版本管控策略,例如每次 AI 修正後,自動將新內容另存為該記錄的新附件,檔名帶上版本號。如有需要恢復,還能從附件歷史中找回先前版本。

市面上其實已有現成的 Odoo 插件支援附件版本控管:例如 Probuse 的「Document Version」模組,能在上傳同名附件時自動產生新版並保留舊版的完整歷史紀錄。透過這類工具,使用者在文件表單上就能看到過往所有版本的列表,點選查看差異,清楚掌握每次修改的變動內容。

在我們的 AI 校對場景中,也可以採取類似的版本管理策略:當 AI 提出修改建議後,不妨產生一份新版本的文件來套用修改,而保留原版本不變。如是者,不僅可以保障原稿不被覆蓋(以備核對法律責任),也方便我們檢視 AI 修改前後的差異(例如透過比對兩版文字,查看 AI 修正了哪些字詞句)。

如果嫌手動比對麻煩,我們甚至可以讓 AI 在回傳建議時就標註出哪些部分需要修改(例如以Markdown格式的刪除線和粗體標示變更),模擬人工紅線校對的效果。這能讓律師更直觀地了解AI建議,不會漏掉任何一處細節。


文件品質評估:指標與方法

引入 AI 協助校對後,我們還希望建立一套量化的品質評估指標,來衡量文件是否達到我們預期的水準。以下是三項關鍵指標,以及在實務中如何評估它們:

  • 語句流暢度:指文件句子的可讀性與通順程度。一份高品質的法律文件,即使內容專業嚴謹,讀起來也應該行文流暢、不晦澀難懂。我們可以透過 AI 的回饋來評估流暢度,例如讓模型對整份文件的語句順暢性打一個分數或提供意見。此外,也有傳統的可讀性指數(如 Flesch Reading Ease)可以參考。不過法律文件偏正式文體,絕對的可讀性分數或許意義不大,更實際的方法是關注是否存在冗長繞圈的句子多重從句導致理解困難等現象。AI 校對時若建議將長句拆成數句、或替換掉生僻拗口的說法,通常表示流暢度可以提升。我們可將這些建議數量作為衡量依據——建議越多,表示原文件在流暢度上有越多可改善空間。
  • 錯字密度:指每一百或每一千個字中出現拼字/用字錯誤的比例零錯字是法律文件的基本要求。透過 AI 或其他語言校正工具,我們可以偵測文件中的拼字和明顯語法錯誤數量。將錯誤數除以文件總字數,得到的即是錯字密度。理想情況下,密度應該趨近於 0%。若 AI 報告指出文件仍存在幾處可能的錯別字或錯用詞(例如中英文混用、標點誤用等),編輯者就應特別留意逐一修正。我們也可以設定一個內部標準,例如錯字密度超過 0.1% 就需要再追加人工複核,以確保文件最終零錯誤。
  • 專有名詞一致性:這在法律文件中非常重要。合約裡常有定義詞(Definitions),例如「本合約」(the Agreement)、「甲方」(Party A) 等,一旦確立用詞就應全程一致。此外,涉及技術或商業用語時,也要避免同義詞混用導致混淆。要檢查一致性,可採用兩種途徑:其一,建立關鍵詞清單,包含所有在文件中應一致使用的專有名詞,然後透過程式比對實際用詞是否完全相符;其二,運用 AI 的語義分析能力,讓 AI 掃描文件並指出可能語意相同但寫法不同的詞彙。例如 AI 可能發現文件前半部提到「Company XYZ」,後半部卻寫成「XYZ 公司」,這種中英混用的不一致就應該統一。針對大型文件,AI 的確能發揮優勢,快速找出人眼難以察覺的用語不一致之處。我們可將AI 偵測出的不一致項目數量作為一項指標,確保在定稿前將這些問題歸零。此外,很多法律 AI 工具(如 Spellbook)特別強調對法律術語一致性的檢查,因為用語前後不一致可能削弱文件嚴謹性甚至引發歧義。

綜合以上指標,我們可以為每份文件建立一份品質評估報告。舉例而言,報告中會列出:拼字/文法錯誤數、錯字密度%、AI 建議的句子潤色次數(流暢度指標)、專有名詞不一致清單等等。藉由這些數據,律所可以制定內部品質標準,作為交付文件的基本門檻。一旦某份文件未達標,則在流程中攔截要求進一步人工審校。

💡 Gary’s Pro Tip|人工最終審閱的必要性
即使有了 AI 的協助,自動化的品質評估也不能取代人工最終審閱。AI 可以快速捕捉明顯錯誤與給出建議,但對於法律上的細微差別和實質內容的正確性,仍非全知全能。確保專業品質的最後一步,永遠應該由具經驗的律師親自過目確認。AI 提供的分數和建議可以作為參考,但人類的法律判斷與經驗對於文件的可靠性依然至關重要。換言之,AI 是黃金助理,但不是簽字背書的律師。


今日結語

在法律文件的製作與審核過程中,引入 AI 作為內容品質的守護者,為傳統流程帶來了革命性的提升。

一方面,AI 自動校對與建議大幅減輕了律師在語言細節上的負擔,讓專業人員能將精力更多投入在法律策略和實質內容上;另一方面,透過 Odoo 18 平台的高度整合,我們確保這些 AI 助手緊密嵌入日常工作流中,不會造成使用體驗的割裂。

從拼字檢查到措辭潤色、從版本管控到最後的品質量化評估,建立一套內容品質維護機制。這套機制的終極目標,不僅是消除錯誤,更是塑造律師事務所穩健專業的形象。透過科技與專業的結合,律所可以自信地對客戶承諾:每一份交到他們手中的文件,都經過層層把關,字斟句酌且一絲不苟,充分展現「專業品質守護者」的價值。


上一篇
Day 19:多語言法律翻譯引擎:專業術語精準轉換
下一篇
Day 21:法律 AI 導入的挑戰與對策
系列文
Odoo × 生成式 AI:從零到一的企業自動化實戰2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