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將學到
關鍵字
Odoo 19、對話式 ERP、數位轉型
智慧 ERP 的日常
週一清晨,公司的經理小張走進辦公室,迎接他的不是堆積如山的報表,而是一條條已由AI 助手整理好的重點通知。「上週營收摘要已生成」「新客戶 Leads 已自動分類,3 件高優先級已指派」等等。
經理訝異地發現,許多以往需要人工花費數小時的工作,如今在他上班前就悄然完成。更驚喜的是,當他打開 Odoo ERP 系統,一個熟悉的聊天視窗彈了出來:「早安,小張!本日銷售會議重點如下,需要我為您安排行程或發送會議記錄嗎?」原來,這正是公司上線一個月來鍛鍊出的 AI 對話式 ERP 助理,如今已成為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夥伴。
這不是科幻電影的橋段,而是我們過去 30 天努力實現的成果縮影。透過將 Odoo 與 大型語言模型深度整合,我們讓 ERP 不再只是冰冷的資料庫,而化身為會溝通、會思考的智慧夥伴。今天是挑戰的第 30 天,我們將回顧挑戰的內容,並探討這些智慧自動化服務對企業數位轉型帶來的啟示。
30 天總覽:從零到一的 Odoo × GenAI 實戰
回顧這 30 天的技術鐵人挑戰,我們一路從基礎架構搭建,漸進實作到垂直應用,為傳統 ERP 注入 AI 智能。內容包含有:
-
基礎架構奠定 – 在第一週,我們熟悉了 Odoo 的模組架構與 API 串接方式,並成功將 OpenAI 的 GPT 模型連接進 Odoo 環境。透過撰寫 AI Service 抽象模型與控制器,我們建立了呼叫外部 AI 的通道。例如,我們實作了一個 API 路由供前端調用,後端再將使用者輸入轉發至 OpenAI 完成提示任務。這成為日後各種 AI 應用的底層支柱。
-
智慧對話助理原型 – 中段我們打造了 Odoo 的聊天機器人,讓GPT-5 模型成為 ERP 即時對話助手。我們設計了多輪對話架構:使用者透過前端聊天介面發訊息,Odoo 後端經由 FastAPI 中介服務調用 GPT-5,維護上下文並返回回答。這樣 AI 助理不僅能在官網客服上與訪客寒暄解答,還能在內部討論串中隨時提供資訊。透過完善的上下文記憶與快取機制,對話體驗自然流暢,使用者幾乎忘了幕後對答的是 AI。此外,我們還探索了Function Calling 等進階技巧,嘗試讓 AI 助手能直接執行 ERP 指令,例如使用自然語言「幫我新增一筆客戶聯絡人」時,由 AI 解析後自動呼叫 Odoo 的 API 建立紀錄,真正實現對話即操作的體驗。
-
RAG 知識檢索 – 我們引入了檢索強化生成 (RAG) 技術,將企業內部文件知識庫整合進對話流程。透過 Odoo 紀錄的文件資料,配合向量資料庫與 embedding,我們讓 AI 能搜尋相關知識並引入對話,提供基於企業自有內容的可靠回覆。這有效解決了通用 AI 模型對企業專有名詞和內規陌生的問題,實現客服問答對企業知識了然於心的目標。
-
自動摘要與智能分類 – 在實際業務場景中,資訊過載往往令人疲於奔命。因此我們運用了 LLM 的歸納總結能力,為 Odoo 條目(如合約、會議記錄、客服對話)加入自動摘要功能。以法律事務所情境為例,當律師將一份合約審閱完成時,系統自動呼叫 GPT 將冗長條款濃縮為重點摘要,透過 LINE 通知推送給負責律師參考。與此同時,在 CRM 與客服模組中,我們讓 AI 自動分類新進的線索與客戶留言。分析留言內容並回傳類別與建議處理措施(例如分類為「投訴抱怨」且建議人工跟進)。系統依此結果自動將線索指派給對應負責人或直接發送初步回覆給客戶,實現 24/7 不間斷的智能客服。這種 AI 分類器大幅減輕了人工作業:一封封顧客來信不再淹沒團隊,而是快速地被貼上標籤、妥善處理。
-
多場景應用拓展 – 更令人興奮的是,以上技術不僅停留在理論,而是廣泛應用到各個業務模組。在銷售上,我們實驗了銷售預測與推薦,讓 AI 分析歷史訂單預測下月銷量,並自動為業務推薦潛在熱銷商品清單。在人力資源上,我們探討了 AI 輔助履歷篩選與智能面試問答。在財務方面,利用 LLM 辨識OCR發票內容、自動分類帳務。本系列第2週和第3週的文章中,我們以真實案例展示了 AI 在 網站內容生成、客服自動回覆、供應鏈庫存優化、法律合約審查 等多領域的創新應用,充分證明 Odoo × AI 的強大可塑性。
經過 30 天高強度的示例與說明,我們為傳統 ERP 打造了一系列智慧自動化服務。Odoo 不再只是資料庫,而成為有「大腦」會思考的系統:能理解人類語意對話、能閱讀總結文件、能揣摩資料趨勢給出建議,實實在在證明了 AI 賦能 ERP 的無限可能。
ERP × GenAI 深度整合的轉型啟示
透過這 30 天的分享,我們對大型語言模型與 ERP 結合在企業數位轉型中的價值有了更深刻的體悟。以下是幾個關鍵的啟示與觀點分析:
-
降低門檻,讓數據「開口說話」:傳統ERP系統雖然儲存了大量企業資料,但一般員工往往須透過複雜的報表、查詢語言才能取得資訊。而有了 LLM 加持,使用者只需說人話即可和系統互動提問。例如業務經理可以直接問:「今年 Q3 哪些產品毛利率最高?」AI 助理便能讀懂意圖,在 Odoo 資料中搜尋並給出答案,甚至附上圖表。這種對話式介面大大降低了商業智慧的使用門檻,人人都能即問即得洞見,企業累積多年的數據真正「活起來」。資料不再沉睡於資料庫,而是透過對話被挖掘出價值,形成隨時可用的決策支援。
-
自動化繁瑣流程,提升效率與準確度:人類員工的時間應該花在高價值的創造性工作上,而不是重覆枯燥的資料處理。LLM 與 ERP 的結合為此提供了解方。透過先前介紹的自動摘要、智能分類、批次回覆等功能,大量原本需要人力的步驟可交由 AI 即時完成。不僅速度快,且由於 AI 模型能遵循一致的規則進行分析,減少瞭人工誤判的機率。舉例而言,客服部門每天湧入的工單由 AI 初步分類和回應後,約有 60-70% 的簡單問題能自動結案,人員則專注處理剩餘需要創意解決的難題。這種人機協作模式讓團隊效率與服務品質同步提升。
-
決策支援與洞察發掘:LLM 強大的語意理解與生成能力,不僅能執行指令,更能提供高階的洞察。例如在 CRM 中,它可以閱讀大量客戶互動記錄後,自動產出客戶健康檢查報告,標出可能流失的客戶及建議的挽留措施。在財務模組上,AI 可綜合分析銷售、庫存與市場趨勢,提出庫存備貨優化建議。這些智慧功能讓管理階層獲得了類似參謀的決策助手,幫助他們更科學地制定策略。此外,LLM 的語言生成能力還能協助培訓與知識傳承:新進員工可以在對話式介面中詢問「如何處理 X 類型的客戶投訴」,AI 會根據歷史最佳實踐給出步驟指南,縮短學習曲線。有了這樣的 AI 內建在 ERP 中,每位員工都多了一位隨身教練與分析師。
-
用戶體驗革命:傳統 ERP 給人的印象是操作複雜、生硬難懂。而透過 AI 助理,我們成功將使用者體驗提升到全新層次。ERP 開始變得有「人情味」——會聊天、會用自然語言解說資訊。無論是以Chatbot 形式存在於系統各角落,還是作為隨選的聊天小幫手,LLM 的加入讓使用者更樂於與系統互動,進而也提升了數位工具在企業內部的採用度。這一點在數位轉型中至關重要:再先進的系統,若員工不用,也無法產生價值。對話式 ERP 顯然給傳統軟體使用者體驗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
人機協作與角色轉變:值得強調的是,引入 AI 並不意味著取代人,而是讓人員角色升級。例如,以往客服人員需要花大量時間回覆重覆問題,現在 AI 替他們先做初步處理後,他們的工作重心可轉向關懷高價值客戶、處理棘手問題上。AI 提供建議,人來做最後的決策關卡(Human in the Loop)。我們也在系統中設計了讓使用者可以反饋 AI 結果的機制,持續調教模型,使之更貼近業務需求。長遠來看,人機協作將形成正向循環:AI 幫助人們更高效,人們引導 AI 更智慧,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創造出更強大的組織智慧。
當然,在看到這些好處的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一些導入 AI 的挑戰與責任。例如數據隱私與合規需要謹慎處理,模型可能出現的幻覺與錯誤須有備援措施(如重要決策仍需人工複核)。企業文化上也需要培訓員工信任並善用新工具。然而,整體而言,LLM × ERP 的整合為數位轉型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且充滿創新的道路。相信未來企業將朝向智慧自動化服務邁進,人與AI共同打造更敏捷、智慧的組織。
💡 Gary’s Pro Tip|持續優化 AI 的成功關鍵
部署不是終點,優化永不止步:當我們將 AI 整合進系統後,真正的挑戰才開始。為確保 AI 模型持續為業務創造價值,務必建立一套持續監控與改進的流程。定期蒐集 AI 結果與人類反饋資料,進行錯誤分析和精度評估。針對 AI 分類或建議的誤判案例,調整模型提示詞或增加訓練數據;對於使用者經常詢問而模型不懂的內容,強化內部知識庫或 FAQ。透過這種 MLops 思維,讓 AI 隨著時間學習進化,在企業中的表現越來越貼近人們的需求。只有持續優化,才能確保智慧 ERP 長期保持高水準的準確度與可靠性。
智慧 ERP 整合架構流程示意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 Odoo + AI 系統如何協同運作,以下我們再以一張流程圖示意整體整合架構的工作流程:

例如當使用者在聊天窗輸入問題時,Odoo 後端會把該請求透過 Webhook 傳給 n8n 工作流;n8n 再向 Odoo/API 拉取所需的上下文資料(如相關記錄內容),轉交給 FastAPI 呼叫 GPT 模型得到答案,最後將答案寫回 Odoo 由前端展示出來。
又例如新表單送出的情境,Odoo 後端同樣透過 Webhook 通知 n8n 進行 AI 判斷分類,完畢後由 n8n 呼叫 Odoo API 寫回分類結果和後續動作(指派負責人、發送Email等)。
整個架構確保了 Odoo 與 AI 服務緊密聯動又各司其職——Odoo 作為資料中樞與動作執行者,AI 提供智慧分析與內容產出,中介工作流系統則串起兩者。這種模組化的整合方式,大幅提升了系統的可維護性與拓展性,也為企業日後引入更多 AI 功能預留了空間。
Odoo 19:AI 助理與智慧功能的演進
在 30 天挑戰中實踐的許多 AI 應用方向,正好與最新的 Odoo 19 發布趨勢不謀而合。Odoo 官方已將 AI 定為版本 19 的重頭戲,讓我們來看看在 9/18 開始的 Odoo 19 發表會上,這些新功能如何體現 ERP + AI 整合的演進:
網站與電子商務 (Website and E-commerce)
-
網站建構與設計:AI 會根據使用者選擇的商標、顏色、業務主題,自動運算並產生一個「完美的網站」。使用者可以選擇不同的電子商務設計,而 AI 則會計算出包含文字和圖片的精美乾淨的網站。
-
內容優化與聊天:在編輯網站時,使用者可以點擊 AI 圖標,與 AI 聊天,要求它改寫選定的文本,例如使內容更具「奢華感」或提出新的建議。
-
售後服務 AI 代理:網站可以加入 AI 建構區塊 (AI building block),讓客戶直接向 AI 提問。使用者可以配置自己的特定 AI 代理(例如「Odoo 合規助理」),該代理能利用內部文件和知識庫(例如 Odoo 企業合約)來回答客戶問題。如果客戶對 AI 的回答不滿意,還可以設定一個「聯繫客服」的後備按鈕。
-
即時聊天客服:AI 已準備好透過網站上的即時聊天功能,回答所有客戶的問題。
-
產品資訊與翻譯:AI 助手可以即時產生引人注目的產品描述,或翻譯所需內容,大幅節省人工翻譯時間。
-
SEO 自動優化:搜尋引擎優化 (SEO) 現在由 AI 優化。使用者只需點擊「用 AI 填寫」(fill with AI),AI 會根據對 Google 搜尋趨勢的了解,自動填寫中繼標題 (metatitles)、描述和建議關鍵字。
客戶關係管理與銷售 (CRM and Sales)
-
商機成交率預測:Odoo 的 AI 功能會計算贏得客戶的預估機率。使用者可以點擊該機率,查看 AI 分析並解釋計算原因,例如指出線索來源(如搜索引擎的線索效率較低)等正面或負面因素。每次使用者進行互動,AI 都會根據情況調整此機率,確保銷售預測的準確性。
-
溝通輔助:AI 可以總結討論內容,並根據資料庫中的資訊和對話內容,協助撰寫法語等語言的跟進回覆。AI 也能即時總結過去的聊天記錄和附件,協助跟進客戶。
-
自動填充客製化欄位:使用者可以創建新欄位(例如「行業」),並使用 AI 自動填充數據。只需編寫提示(例如:「這個線索的行業是什麼」),並注入資料(例如公司名稱),AI 便會搜尋網路並自動填入行業資訊,使所有新的商機記錄自動獲得此資訊。
專案管理與自動化 (Project Management and Automation)
-
任務指派自動化:在專案管理中,可以使用 AI 助理來建立自動化流程。例如,當任務被移至「進行中」階段時,AI 可自動設定指派對象。使用者需提供指令(例如:「將任務指派給正確的專家」)以及 AI 決策的依據(如任務標題),並可提供輔助規則(例如:「Michelle 負責組裝任務」)。
-
撰寫任務規格:在任何欄位中,使用者可以使用
/AI
指令,請求 AI 助理協助撰寫服務(如屋頂服務)的詳細規格。
採購與供應鏈 (Procurement)
-
智慧採購建議:採購應用程式中新增了一個「建議」(Suggest) 按鈕。點擊後,AI 會自動建議需要購買的產品清單。
-
預測調整:使用者可以微調 AI 建議的依據,例如設定採購頻率(每 7 或 15 天)、調整銷售預測的基礎(例如基於過去 30 天或去年同期),以及增加所需的成長百分比。
會計與財務 (Accounting and Finance)
-
供應商帳單處理:強大的 AI 可以處理複雜的供應商帳單。將帳單文件拖曳到採購日記帳中,AI 會自動預先填寫所有資訊,包括標頭資料和發票行項目,並定義正確的稅碼和科目。
-
銀行對帳:新的銀行對帳畫面完全由 AI 驅動。AI 會直接建議如何處理交易,並在使用者定義一次或多次之後,自動建立對帳模型。
-
文件分類與審計:在文件應用程式中,使用者可以使用提示 (prompt) 要求 AI 根據規則分類文件(例如將合約或罰單分類到正確的工作空間),甚至將供應商帳單直接發送到會計部門處理。
ESG (環境、社會與治理)
- Odoo 19 推出全新的 ESG 應用程式,旨在協助公司衡量和報告其 ESG 足跡。
-
排放因子指派:使用者可以手動或透過 AI,為活動尋找並指派排放因子,以即時計算 CO2 排放量。例如,AI 可以自動計算筆記型電腦採購的碳足跡。
一般性 AI 工具 (General AI Tools)
-
AI 代理 (AI Agents):這些是個人助理,隨時準備在日常工作流程中採取行動、回答問題和提供見解。使用者可以設定代理的模型、回覆風格和主要主題提示。
-
試算表與商業智慧:在 Odoo 試算表(用於建立儀表板)中,使用者可以向 AI 提問。AI 可以根據請求,產生所需的數據視圖或樞紐分析表(例如「給我一份按部門劃分的員工樞紐分析表」),並將結果轉換為圖表,且這些結果仍然是完全動態且可控的。
-
語音轉錄與總結:Odoo 具有語音轉錄功能,能以語音的速度記錄筆記。Odoo AI 會即時聆聽、轉錄甚至翻譯,並為使用者生成清晰、結構化的摘要。
5 個 Odoo 19 新功能,讓你重新思考企業軟體
ERP 可能是你擁有的軟體裡最強大、也最讓人挫折的一套。它不可或缺,卻常被視為複雜、笨重、又緩慢——強而有力但難以操作,還需要大量設定與訓練。
不過,Odoo 19 Keynote 端出了一系列創新,正面挑戰了這個刻板印象。
Keynote 中五個最具影響力、甚至違反直覺的發佈,它們如何重塑企業對軟體的期待。這些功能不是小修小補,而是重新思考科技如何服務企業的根本性轉變。
1. AI 不只是功能——它是你的新副駕
Odoo 19 不是在畫面角落塞了一個 AI 聊天窗,而是把人工智慧深度內嵌到整個平台,讓它成為真正的工作助理:預判需求、自動化複雜流程,並處理那些耗時的瑣事。
以下是幾個實際運作的例子:
-
網站 & 電商秒生:只需幾個提示,AI 就能在數秒內產生完整、專業的電商網站——包含現代化版型、符合品牌調性的文案、相關圖像,甚至一鍵產出SEO 最佳化中繼資料。
-
專案管理自動化:新的自動化引擎讓 AI 代管指派規則。管理者只要下自然語言指令,例如:「Michelle admin 負責組裝任務」,系統就會自動把所有新產生的「組裝」任務指派給她。
-
智慧型 CRM:在 CRM 中,AI 會估算商機勝率並附上其推理說明;它也能總結整段對話歷史、用多語言起草跟進郵件,大幅加速銷售流程。
-
一句話做資料分析:在試算表模組裡,你可以用白話請 AI 做複雜分析。像是「幫我做一張依部門分組的員工樞紐表」,就能立刻得到報表與圖表,不必寫函數。
這不只是節省時間,而是把專業人力重新配置、提高營運速度。例如「一句話做資料分析」讓銷售經理不必等分析師,回饋迴圈從幾天縮短到幾秒;「智慧型 CRM」則減少業務員非銷售性的行政時間,把精力拉回到客戶互動與營收。
2. 採購正式進入「零設定」時代,而且聰明到讓人驚訝
傳統採購很頭痛:你得為每個品項手動設最低/最高庫存規則,或依靠靜態且經常不準的銷售預測。Odoo 19 帶來一種徹底簡化的新做法。
採購應用裡新增的建議(Suggest)功能就像給採購員的一顆「魔術按鈕」。點一下,系統就會根據歷史銷售、季節性、需求波動,自動建議該買什麼、各買多少——而且幾乎不用前置設定。
自動化再重,也沒奪走人的掌控權。採購經理仍可:
- 調整預測依據(如:用去年的旺季數據預估今年旺季),
- 套用成長係數(如:按130%需求規劃以反映成長),
- 針對任何項目手動覆寫建議。
這讓採購角色從「資料輸入員」升級為「供應商關係策略手」。擺脫試算表之苦,他們可以把時間用在談更好條件、分散風險、前瞻性管理供應鏈——直接影響毛利。對庫存管理而言,這是改寫規則的一步,降低缺貨與過量備貨的風險。
3. Odoo 現在提供自家品牌信用卡
Odoo 19 邁進嵌入式金融(Embedded Finance):推出Odoo 品牌的實體與虛擬信用卡。這不只是銀行對帳同步,而是讓 Odoo 直接進入支付工具層。
這些卡片與 Odoo 生態無縫整合:
- 可以指定給員工使用,
- 設定消費上限與類別限制(如僅限差旅或辦公用品),
- 交易完成的同時,即時在資料庫建立對應的費用報銷紀錄。
Keynote 展示了一個乾淨俐落的流程:員工用虛擬卡支付服務費用,交易瞬間,Odoo 就建立費用紀錄;員工只要把收據照片附上,系統就能立刻勾稽。
關鍵意義在於:當 Odoo 直接提供支付工具時,費用管理的閉環成立了。手動輸入、延遲對帳、員工先墊後報的碎片流程都消失,費用報告從惱人拖延變成單一、即時、全自動的工作流程。
4. 你的整間公司,現在可以「離線」運轉
最令人意外的效能更新不只是更快——Odoo 19 就算沒網路也能用。
Keynote 以慢速網路做並排演示:Odoo 19 幾乎「即時」載入頁面,而 Odoo 18 還在等資料。更神奇的是,當主機被關閉、連線完全中斷時,使用者仍能瀏覽先前到訪的頁面、看聯絡人、開儀表板,幾乎不受影響。
背後的作法很巧妙:系統會立即顯示快取版本,體感就像原生桌面 App 一樣流暢;同時在背景比對更新,必要時再刷新,但不讓使用者等待。
這不只關乎速度,更是可用性與可靠性:在倉庫、外勤服務、或任何網路不穩定的場所,系統都能穩定可用,移除一個長年的痛點。
5. 企業級稽核與 ESG 報告,人人可得
Odoo 19 新增一系列功能,把原本只屬於大企業、且需要昂貴專用軟體的能力,帶進核心平台。
會計(Accounting)獲得大幅升級,提供專業級工具:
-
稽核工具:會計可管理定期結帳、執行審核流程、用預先定義的檢核核對餘額,系統自帶清楚的稽核軌跡。
-
年度報告:一鍵產生完整的稽核結束資料夾(closing binder)與年度報告;以動態資料、可調模板、附佐證文件的方式整合成一份專業 PDF。
此外,Odoo 新增全新的 ESG(環境、社會、治理)應用,幫助企業遵循歐盟新法規:
- 透過為採購項目指定排放係數計算 CO₂ 排放,
- 自動從員工與薪資模組帶入性別比、薪資落差等社會面指標。
這不只是合規,而是公信力。有了這些工具,中小企業也能產出不遜於大型企業的稽核檔與 ESG 報告:
企業與個人的界線正在加速模糊
Odoo 19 的主旋律很明確:所謂「企業級」與「人人可用」之間的界線,正在加速模糊。把 AI 變成副駕、讓採購自動化到幾乎零設定、進軍嵌入式金融、提供離線體驗、再到普及高階稽核與 ESG 報告——Odoo 正在重新定義 ERP。
當一體化平台變得如此強大又聰明,每位企業領導者都該思考一個關鍵問題:
面對這樣的未來,單一、專用的小工具型商業軟體,還能帶來什麼不可替代的價值?
這裡再附上我用 NotebookLM 製作的一個影片總結 Odoo 19 keynote:

完賽結語:邁向智慧自動化服務的未來
經過這 30 天的探索,我們展示了傳統 ERP 蛻變為智慧自動化服務平臺的巨大潛力。
從一開始懵懵懂懂將 GPT 接入 Odoo,到如今各種 AI 功能在系統中落地生根。在這篇最終的總結中,我們不僅回顧了技術實作的點滴,也反思了 LLM + ERP 結合對企業數位轉型的深遠意義。
正如標題所示,我們正邁向一個智慧自動化服務的新時代:企業系統將更具智慧、主動性,更貼近使用者;員工將從繁瑣事務中解放出來,專注於更具價值的創造性工作。
對我來說,這段旅程收穫匪淺。在技術層面上,挑戰了自我,深入雲端整合、前後端協作、AI 應用的諸多難題,培養了寶貴的經驗。在創新應用上,結合技術深度與趣味創意的重要性——既要深入理解核心技術原理,也要大膽想像應用場景,兩者融合才能創造出令人眼睛一亮的成果。
展望未來,AI 與 ERP 的結合才正要開始。可以預期,未來幾年對話式 ERP 介面將成為新常態,每個人都能和企業系統對話互動;更強大的預測分析和決策支援功能將湧現,幫助企業洞察未來走向;Odoo 社群與生態也會湧現更多 AI 插件與整合方案,推動開源 ERP 邁向新的高度。非常興奮能站在這波浪潮的前端,透過 30 天的努力為這趟旅程留下了扎實的註腳。
最後,感謝各位讀者一路以來的陪伴與支持。希望本系列文章帶對大家有幫助,也激發你對智慧 ERP 的想像。如果你也躍躍欲試,想將自家企業的 Odoo 升級為更智慧的助手,又或者將工作流程更加智慧自動化,不妨從這些案例和技巧入手!如果需要協助或嘗試轉型也歡迎聯絡我!
數位轉型沒有終點,唯有持續學習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