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8
0
自我挑戰組

成為AI-Ready PM的轉型蛻變再成長之路系列 第 28

Day28 - 實際運用《打造第二大腦》書中所教的PARA資料分類術

  • 分享至 

  • xImage
  •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9/20112421Q8c7qMVAfe.png

這篇只談如何實際運用PARA分類術的成效, 從自己多年摸索後的資料分類方式, 紮實呼應了國際有名的書籍《打造第二大腦》(Building a Second Brain)一書作者 Tiago Forte 提出的PARA方法論所用思維幾乎是87%的類似概念, 是一套以實用性為導向的數位資訊整理系統, 它提供了一種簡單、通用的資料夾分類方式, 讓你不再因為資料本身的屬性而難以歸檔分類, 而是根據你使用的目的性與使用程度來區分, 讓你能夠更有效地組織、管理和應用你的所有資訊, 其中我覺得一個突破盲腸的觀點是"根據需要可以重複存檔", 一份參考資料可以同時出現在好幾個需要用到它的專案資料夾, 而你不再需要因為這份參考資料是屬於AI或ESG, 或是兩者兼具而不知道該怎麼選擇? 有句話說, 小孩子才做選擇, 大人就應該就把它存到每個需要它的地方, 因為重複儲存的成本很低, 尋找所需資料的時間成本反而更高!!

PARA 是四個主要類別的首字母縮寫,這些類別是根據資訊的時效性和用途來劃分的:

  1. Projects (專案)
    • 定義:具有明確目標和完成期限的短期任務或活動。
    • 對我個人使用上是分成:一種是開案的專案資料夾, 或是一次性的活動資料夾(檔名就用日期命名, 日後也方便根據行事曆日期來找資料)
  2. Areas (領域)
    • 定義:需要持續研究的議題方向。
    • 對我個人使用上是分成:許多個不同的技術與產業研究主題, 例如是SLM(小語言模型), 工作流程自動化, 無人機產業應用...等等各種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研究領域
  3. Resources (資源)
    • 定義:你感興趣、未來可能用得上,但目前與你任何專案或領域都沒有直接關聯的新知或題材。
    • 對我個人使用上是分成:許多不同大主題的資料庫, 像是AI, ESG, 能源, 智慧醫療, 智慧製造, 智慧商業...等等, 等待後續任何專案或領域需要時取用的圖書館概念
  4. Archives (檔案庫)
    • 定義:已經完成、終止或不再活躍的專案、領域和資源中的所有資料。
    • 對我個人使用上是分成:結案closed的收納資料夾, 比較像是搬到cold data(冷資料)的地方存放的概念

最後我想強調採用PARA分類術的核心優勢, 是以目標行為為使用導向, 透過統一的資料分類框架, 避免了無謂花時間"分類"單一檔案的窘境, 只需要區分資料用途即可, 避免檔案的混亂, 並且不用在意重複的問題, 就像當年Gmail強調的不用刪掉Email的概念很類似, 透過PARA系統幫助你的數位生活變得井然有序,讓你的大腦可以從記憶資訊位置的負擔中解脫出來, 專注於創造性思考的價值工作上。

/images/emoticon/emoticon13.gif


上一篇
Day27 - 不再苦惱客戶問卷調查沒人填寫?!
系列文
成為AI-Ready PM的轉型蛻變再成長之路28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