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企業網路中,網路工程師的工作不再只是「讓連線通」,而是「保證連線的品質」。這涉及到兩個核心概念:作為業務承諾的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以及作為技術實現手段的 QoS (Quality of Service)。
SLA 指標 | 單位/定義 | 對應用程式的影響 | 監控方法 (來自前述主題) |
---|---|---|---|
延遲 (Latency) | 往返時間 (Round Trip Time, RTT),單位為毫秒 (ms) | 影響即時應用程式的響應速度(如線上交易、遠端桌面)。 | Wireshark (分析 SYN/SYN-ACK 時間差)、IP SLA/探針。 |
抖動 (Jitter) | 延遲的變化程度,單位為毫秒 (ms) | 對 VoIP 語音 和視訊會議的品質影響最大,造成聲音斷續。 | IP SLA/探針 (發送模擬 RTP 流量)。 |
丟包率 (Packet Loss) | 封包在傳輸過程中丟失的百分比 (%) | 導致 TCP 必須重傳,降低頻寬效率;UDP 應用程式(如語音)則會出現數據遺失。 | SNMP 介面錯誤率、NetFlow (分析重傳/丟包數)。 |
可用性 (Availability) | 網路正常運行時間的百分比 (如 99.999%) | 直接影響業務連續性。是衡量 VRRP/HSRP、STP 冗餘配置成功的最終標準。 | SNMP 介面狀態、日誌 (追蹤 UP/DOWN 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