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要帶你從一篇學術研究的統計設計,走進 Odoo 的應用思維。
我們將類比 Medicina (2022) 發表的論文《Cross-Correlations between Scientific Physical Fitness, BMI Distribution, and Overweight/Obesity Risks among Adults in Taiwan》,
把研究架構轉化成「醫療器材使用與健保資料分析」的實務範例。
主角不再是體適能,而是 Odoo 平台如何協助醫療機構進行資料分析、辨識高風險病患、預測治療效果。
假設醫院導入 Odoo ERP 系統,連結 健保資料庫(NHIRD) 與 醫療器材使用紀錄。
研究目標是了解不同醫材使用頻率與病患健康結果(如併發症、再入院率)的關聯。
Odoo 會自動整理各變項:
若 χ² 顯示 p < 0.05,代表「高頻率使用醫材組」的再入院比例顯著較高,值得深入探討。
👉 Odoo 模組優勢:這些統計可以透過 BI 模組自動生成,讓醫院管理者快速掌握健康照護概況。
檢驗醫療器材使用率(自變項)與病患健康指標(依變項,如 HbA1c 或收縮壓)之間的線性關係。
β = -0.85 代表每增加一次血糖監測器使用,平均 HbA1c 降低 0.85%,表示健康改善。
👉 Odoo 應用:以 Odoo 的 odoo.ai 模型或 Python 模組串接資料庫,直接回傳 β 值與顯著性,支援臨床決策。
勝算比(Odds Ratio, OR) 是衡量「事件發生的機率倍數」的指標。
若 OR = 2,代表該族群發生該事件(如再入院)的機率是參考組的兩倍。
在 Odoo 分析中,若:
👉 Odoo 模擬例子
在 Odoo dashboard 上,可以即時看到:
這樣的視覺化分析讓醫療行政人員與醫師都能快速反應。
| 階段 | 分析重點 | 對應統計方法 | Odoo 模組應用 | 實際問題 | 
|---|---|---|---|---|
| 1️⃣ 描述層 | 樣本差異 | ANOVA / χ² | BI 模組 / Dashboard | 各組病患是否不同? | 
| 2️⃣ 關聯層 | 線性關係 |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 AI 模組 / Python API | 醫材使用是否與健康改善相關? | 
| 3️⃣ 預測層 | 風險倍數 | Logistic Regression (OR, CI) | 健康風險預測模組 | 哪些病患屬於高風險族群? | 
這樣的層次架構能讓 Odoo 不只是 ERP,更是「健康資料決策平台」。
Odoo 不只是企業管理工具,它也能成為醫療與公共衛生的資料分析引擎。
透過「描述 → 關聯 → 預測」三階段統計設計,我們可以像這篇體適能研究一樣,
從健保資料中找出高風險族群、最佳醫材組合與政策決策依據。
💡 在醫療數據世界裡,「勝算比」不只是數字,它是行動的起點。
Odoo 的強項,正是讓這些數字轉化為即時決策與臨床智慧。
Chen, C.-T., Chang, Y.-T., Li, P.-F., Lin, C.-F., Huang, C.-C., Cheng, H.-L., ... & Lee, Y.-T. (2022). Cross-correlations between scientific physical fitness, body mass index distribution, and overweight/obesity risks among adults in Taiwan. Medicina, 58(12), 1739. https://doi.org/10.3390/medicina5812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