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齡化的社會中,我們常聽到三個關鍵詞:
「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
「科技照顧(Tech Care)」、
「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
這三者看似分散,其實都指向同一件事:
如何讓科技成為照顧的一部分,但不取代人性。
Odoo,不只是企業用的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它能讓「照顧者、被照顧者、AI 系統與法規管理」都在同一平台運作。
對長照中心與社工機構來說,Odoo 不只是管理工具,而是一個 資料倫理與照顧決策的中樞系統。
| 名詞 | 白話解釋 |
|---|---|
| Aging in Place(在地老化) | 讓長者在熟悉的社區或家中生活,不必搬到機構。 |
| Tech Care(科技照顧) | 利用AI、智慧輔具、遠距監測等技術協助照顧。 |
| AI Ethics(人工智慧倫理) | 確保AI使用時不侵犯隱私、不操弄情緒、不誤導決策。 |
| Data Governance(資料治理) | 設定資料如何被收集、使用、刪除、分享的規則。 |
| Human-in-the-Loop(人機協作) | 機器輔助人類決策,但最終判斷仍由人負責。 |
| Consent Form(同意書管理) | 確保被照顧者知道哪些資料會被AI使用與保存多久。 |
| EU AI Act(歐盟AI法) | 對AI風險分級管理,醫療與教育屬於高風險。 |
| Incident Report(事件通報) | 若AI誤判或資料外洩,系統會自動通報並記錄。 |
💡 專題:以 Odoo 為核心,設計一套符合「高齡照顧 × AI倫理 × 法規治理」的整合平台
適用對象:長照中心、日照據點、醫社整合機構、Odoo 顧問與研究者
版本建議:Odoo 16 以上
高齡化與少子化讓照護需求爆炸,但照顧人力卻不斷下滑。
傳統 Excel 或分散系統無法同時兼顧「照顧紀錄、AI 分析、隱私法遵」。
Odoo 的 模組化架構 恰好能把「人、機器、資料、倫理」整合成一套閉環流程:
| 核心構面 | Odoo 模組對應 | 實務用途 |
|---|---|---|
| 個案管理 | care.recipient |
長者基本資料、自立程度、需求分析 |
| 照護計畫 | care.plan |
遠距照護、AI 機器人協助、健康目標設定 |
| 裝置監控 | device.robot |
感測紀錄、異常警報、EU AI Act 風險分級 |
| 隱私同意 | consent.form |
Opt-in、撤回、第三方資料共享控管 |
| 風險稽核 | risk.assessment |
AI偏誤、隱私風險、數位落差指標 |
| 事件通報 | incident.report |
個資外洩、系統錯誤、倫理審查紀錄 |
Odoo 讓「在地老化」不只是一句口號。
可建立一條清晰的 Data Pipeline(資料管線):
1️⃣ Care Recipient → 登錄長者健康檔案、居住狀況、親屬聯絡。
2️⃣ Care Plan → 設定 AI 輔助內容(如服藥提醒、遠距監測)。
3️⃣ Device/Robot → 串接 IoT 資料,登錄每次 AI 互動與回報紀錄。
4️⃣ Session Log → 匯入每日照護紀錄,標註是否人機協作(Human-in-the-Loop)。
5️⃣ Risk Assessment → 自動分析異常趨勢並預警。
6️⃣ Incident Report → 若發生倫理或安全事件,自動生成報告並寄信給監管單位。
✅ 最後由 Compliance Officer 匯整產出 PDF 稽核報告,符合法規追溯。
| 功能 | 實現方式 | 補充說明 |
|---|---|---|
| 智慧輔具整合 | Odoo IoT Box + Python API | 自動匯入血壓、心率、跌倒偵測資料 |
| AI 情緒辨識 | Chatbot + Affective AI 模組 | 限定「非診療用途」,符合法律規範 |
| 隱私治理 | Consent 模組 + 自動清除 CRON | 逾期資料自動刪除、opt-in/撤回紀錄化 |
| 倫理審查 | Risk 模組 + 審核流程 | 內建五級風險分類,含 EU AI Act 對應 |
| 資料報表 | Spreadsheet + Pivot | 可生成長者健康趨勢、照顧成效 KPI |
| 法規與倫理 | Odoo 實作欄位 | 說明 |
|---|---|---|
| EU AI Act 高風險分類 | device.robot.ai_risk_level |
高風險裝置需有人工監督與透明揭示 |
| 個資保護法 | consent.form.data_scope |
僅限健康照護用途,不得作商業訓練 |
| IEEE 情緒AI規範 | care.plan.ai_affective |
禁止操控情緒或誤導使用者 |
| 專業倫理稽核 | incident.report.ethics_flag |
AI 誤判或違規自動生成事件通報 |
| 面向 | 追蹤指標 | 政策連結 |
|---|---|---|
| 服務面 | 遠距照護次數、平均回應時間 | 長照2.0服務效率 |
| 法規面 | 同意覆蓋率、撤回處理天數 | 個資法與AI透明度要求 |
| 風險面 | 高風險AI占比、事件類別 | EU AI Act |
| 成效面 | 長者滿意度、健康改善分數 | SDG3:健康與福祉 |
Odoo 不只是企業ERP,更是「照顧科技治理系統」。
它讓資料可追、AI 可解釋、照顧可被信任。
在高齡社會裡,我們不再追求取代人力,而是用資料與AI,讓照顧更有尊嚴、更有效率、更具倫理。
🤖 下一步建議:
可擴充「長者活動紀錄 + 體適能數據 + AI健康建議」模組,
並串接 LINE Bot 讓家屬即時查看照護紀錄與狀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