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DAY 4
2

有意思的互動網站--別懷疑就是要你來鬧我一下系列 第 4

Facebook 傳奇與由來

三年前,當時還是大二學生的佐克伯,從哈佛離開,創辦了Facebook︱︱一個以全新通訊錄形式出現的人脈網站。其後以震撼性的姿態,在美國各大媒體全面發酵...
微軟確定將以破天荒的高價二.四億美元,買下Facebook一.六%的股權,這不僅是微軟近日以來在網路世界最重要的商業決策之一,更把Facebook的市值一舉推上了一百五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五千億元)的歷史新高!
個人通訊錄 自動拓展菁英人脈圈
Facebook,從字面來說,就是「通訊錄」。Facebook的成功,是因為它將自己設定為「親朋好友」的人脈管家。每個進入Facebook註冊使用通訊錄的人,都必須依規定填入真實姓名、就讀學校等基本資料。之後,Facebook就開始自動地扮演「人脈管家」的角色,以便利的網路介面及遊戲,幫助用戶維護與同學、朋友們的人際關係。
例如Facebook會主動發信提醒你,某個你的Facebook朋友再過三天就生日了,記得表示一下。至於用什麼來表示呢?Facebook提供了虛擬的花束或蛋糕,還有各式特色商品供你選擇。
一般人的通訊錄都是封閉的,只歸個人所有,必須一筆一筆地鍵入資料,但是Facebook神奇之處,就是它不但免費為每位用戶做好個人通訊錄的管理,還能進一步主動分享彼此的通訊錄,從此之後,以「我」為核心的人脈網,就透過環環相扣的通訊錄,如漣漪般層層往外擴散。
這樣看來,Facebook不僅是個人的人脈管家,還夜以繼日、盡職地自動為用戶拓展遠端人脈。
如果這個會「自動拓展」的人脈圈,是以一個社會上人人艷羨的菁英社群為核心,那必定具有致命的吸引力!而這就是Facebook傳奇故事的起點。
最早,這個網站的起點,是源起於創辦人馬克.佐克伯為自己哈佛學生宿舍所建立的「線上通訊錄」服務。二○○四年二月四日,Facebook正式在哈佛大學成立,開始提供以現實校園人脈為基礎的線上社群服務。
因為這個全新的社群網站既便利又好玩,只花了兩週時間,Facebook就吸引超過半數的哈佛大學學生登錄服務;開站不過三個月,這個嬰兒網站就風光打進了美國三十所大專院校。
同年夏天,佐克伯與之後加入的兩個夥伴莫斯柯維茲(Moslovitz)與休斯(Chris Hughes),前往美國西岸放暑假。原本單純的度假行程,最後演變成佐克伯與Facebook短暫歷史中最重要的一個夏天:佐克伯在這個陽光與創業的寶地上,遇上了新事業的第一個貴人,也是一路上最忠實的資金支持者——PayPal的共同創辦人席爾(Peter Thiel)。
在短短十五分鐘的會面裡,佐克伯抓準機會,成功引起了席爾的興趣,第一筆五十萬美元創業種子基金順利落袋。這五十萬,是Facebook開啟傳奇新頁的重要象徵。解決了資金問題,佐克伯義無反顧地決定追隨學長比爾.蓋茲的腳步,離開哈佛專心投入新事業。而Facebook的第一個百萬名會員里程碑,也在當年年底輕鬆達成。
隔年,在席爾牽線下,Facebook再度獲得高達一千二百七十萬美元的資金挹注。而Facebook也沒讓這位慷慨的支持者失望,當年度便讓會員一舉衝破了五百萬人關卡,流量也在二○○六年初,登上comScore美國網站流量排行榜的第七大,僅僅比Google低一個名次
短短兩年時間,以大專、高中族群為基礎的Facebook,站穩了全美第二大社群網站的江湖地位。隨著第一大社群網站MySpace以五.八億美元售予新聞集團(News Corp.),Facebook自然成了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購併追逐對象。
然而,佐克伯與Facebook的故事,也是從這兒發展出不同於其他Web 2.0公司的情節。不若其他公司歡欣地收下購併邀請函,佐克伯並不打算就這樣結束這段冒險。他不僅不只一次表明自己維持Facebook獨立的決心,也從不避諱談論著自己將Facebook推向上市、上櫃的野心。
說來有趣,即使Facebook不斷對出價購併的人說不,卻不減各界對Facebook的興趣,一個接一個出現的購併邀約,沸沸揚揚之後總是無疾而終,反而幫助佐克伯一次次提升了Facebook的價值。
購併傳聞炒熱市值 四年登上百億俱樂部
先是新聞集團的勁敵媒體衛康(Viacom)在二○○六年初,以七.五億美元向Facebook示好。同年九月又有雅虎(Yahoo!)開價十億美元。今年度Google與微軟更先後出手提出優渥條件,拉攏Facebook。幾經折衝之後,微軟終於以二.四億美元價格,搶下Facebook一.六%股權。如此推算下來,短短四年不到的時間,佐克伯就將Facebook推上了百億市值俱樂部,而這也正呼應了席爾過去對Facebook的評論:「這公司比外人想像的還要更有價值!」
或許席爾真的是Facebook的伯樂吧,但一個二十三歲的輟學總裁、一個四歲不到的網站、一年僅一.二五億美元來自網路廣告營收數字(對照流量相當的其他網站,Facebook目前的廣告營收,的確不十分光彩,市場預估其最大對手MySpace本年度的廣告營收就可達到五.二五億美元)……,的確還是讓不少人持續質疑Facebook的價值。然而,這也是Facebook迷人與令人迷惑之處。
首先,Facebook擁有其他網站所缺少的族群特質。靠著獨特的校園背景與嚴格規範的會員申請門檻(Facebook原來只接受美國大專院校發給學生的.edu電子郵件帳號,作為會員登錄帳號,直到二○○六年九月才正式向一般使用者開放),Facebook樹立了清晰的使用者性格——年輕的高知識份子/中產階級。
就購買力的現在式與未來式來看,比起占據MySpace那些乳臭未乾的青少年,對於廣告主來說,Facebook這群使用者的確看起來肥美許多。
此外,正如同佐克伯所說:「我們不把這個網站視為一個線上社群,這個網站的目的,其實是建構一個可以強化實體社群的線上名錄,讓它能夠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的狀況。」Facebook也成功地在虛擬空間裡,複製了人們的真實生活、人脈圈……。
科技巨擎綜合體 微軟+Google的服務模式
也因此,Facebook不僅掌握使用者生活偏好、朋友圈,更可怕的是,透過會員登錄機制及朋友間相對關係的身分定位,Facebook還能清楚地知道「你(使用者)是誰?」
這些訊息,也正是Google以關鍵字分析及各式服務包圍使用者,千方百計想要蒐集的使用者資訊。若有效運用在精準廣告(targeted advertising)上,無論是對網站或是廣告主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大金礦。這也是美國不少科技觀察家,直指Facebook不僅是下一個Google,甚至可能比Google還可怕的原因之一。
然而,它的潛力還不止於此。Facebook在今年五月推出的「F8平台」,更讓矽谷圈對它多了「下一個微軟」的評論。簡而言之,這個平台讓外部程式設計師,也同樣可以參與Facebook的功能與服務設計。更重要的是,這些外部開發團隊還能夠利用這些開發的服務,進行收費或其他商業行為。
換句話說,Facebook等於將其既有的使用者及社群網絡,與廣大的外部研發團隊共享。
只要能夠做出夠吸引人的服務,人人都有機會靠著Facebook賺進大把銀子,而且Facebook也將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源源不絕的新服務及研發人力。而如此的作法,更是像極了促成微軟大紅大紫的Windows軟體平台。
美國知名的科技部落格TechCrunch便指出,若Facebook平台真如Windows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席捲全球的網路使用者,未來二到五年,或許Facebook也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桌面系統(desktop)抑或網路瀏覽入口,而不再只是單一的網站目的地!
TechCrunch的想像會實現嗎?或許現在還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目前可以確知的是,一股以Facebook為主軸的軟體開發網絡正在集結,而且資金市場還十分樂意為他們埋單,大量的投資不僅持續倒入Facebook裡,就連Facebook外的支援程式開發團隊也跟著雞犬升天。大家看的,的確是Facebook的未來性。如同另一全球社群網站Friendster的總裁林思壯(Kent Lindstrom)所言,目前全球社群網站已經來到了關鍵戰役的一刻,未來他預期只會剩下四個全球性社群網站。目前,Facebook的確已經是個兵強馬壯、糧草豐盛的一方雄霸,它的未來,無論是購併還是上市(IPO),當然都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針對這個問題,席爾過去面對媒體的幾次對話,十分耐人尋味。他曾說:「真正了解Facebook力量的就是使用者,而想買又不了解Facebook力量的人,卻總是不願付足夠的錢。」
言下之意,Facebook不是不願賣,而是價格談不攏。但另一方面,席爾又對著媒體主張:「Facebook不會在二○○九年之前IPO。」到底何者才是Facebook真正的歸宿?或許,這也是Facebook精心策劃,用來吹捧身價的謎團之一吧。
病毒式行銷 你的人脈網絡一把抓
一份發源自哈佛大學校園的線上通訊錄,如今成為集結全球四千九百萬用戶的集體通訊錄,這其實意味著Facebook的每一個用戶,都以這裡為個人人脈的入口網站,以此作為對外聯絡的窗口。如果保守估計,每個用戶擁有二十名親朋好友的名單,那麼Facebook實際可動員的會員數,將如同病毒式行銷般不斷向外擴充,幾乎沒有止盡!
因此,這個每日以有機形式不斷成長擴充的通訊錄,才會令微軟、雅虎、Google坐立不安。如果說,科技始終必須回應人性的需求,還有什麼比透過網路與親朋好友聯絡感情更好的應用?
在Facebook上的四千九百萬個用戶,意味著四千九百萬個環環相扣的「熟人圈」,這種全新的全球人脈,究竟將如何改變人們購物、就業、甚至找尋人生伴侶的計畫,正是各方熱切觀察的焦點。


上一篇
Web2.0的應用與範例
下一篇
Facebook 市值近五千億台幣:是下一個大泡沫,還是明日之星?
系列文
有意思的互動網站--別懷疑就是要你來鬧我一下31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