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DAY 27
4

且戰且走HTML5系列 第 27

且戰且走HTML5(27) 應用的主軸:WebRTC

  • 分享至 

  • xImage
  •  

WebRTC主要的重點是建立瀏覽器之間的即時網路通訊,不過這個規格還很新,基本上能完整支援的瀏覽器目前只有Chrome21以上的版本。不過他能做的應用非常有趣,所以一定要放進主軸。
WebRTC所制定的規格,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一個部分是getUserMedia,透過他就可以取得本地端的Web Camera以及麥克風資源。從設備輸入的音訊與視訊,會經由Stream API所定義的方式包裝。另外PeerConnection(目前將要改名為RTCPeerConnection,W3C的規格文件已經改了,不過Chrome的實作還沒好),則是用來建立瀏覽器間直接連線的介面,Stream可以透過這個介面建立起來的連線傳送,然後在對方的瀏覽器播放。透過這樣的功能,就可以建立網路電話或是視訊會議這樣的應用。

通常在應用時,還需要跟File API中的Blob URL以及html5中的Video/Audio元素搭配,來讓影音可以播送出來。

接下來做詳細一點的介紹。

getUserMedia是Navigator物件的一個方法,他可以接受三個參數,第一個叫做MediaStreamContraints,其實就是一個物件 {video:boolean, audio:boolean} ,來指定要存取的是聲音、視訊還是兩者皆有。第二個參數是執行成功時呼叫的Callback函數,MediaStream會傳送給這個函數處理。第三個參數是錯誤發生時呼叫的Callback函數,如果使用者拒絕瀏覽器存取資源,就會呼叫這個Callback。

通常在視訊會議或網路電話的應用中,比較少直接使用MediaStream物件。通常都是使用Blob URL來把MediaStream轉成參考到串流的URL,然後指派給Video或Audio元素的src屬性後播放。MediaStream定義的是包含Track List以及MediaStream這樣的抽象結構,讓我們可以對串流做管理,並不讓我們直接操作(讀寫)串流。規格中其實還有定義了怎樣利用他進行錄音,不過目前好像還沒有瀏覽器實作,所以就暫時不管他,反正接下來想做的只是視訊會議應用。

PeerConnection的操作就比前面幾個複雜很多,主要原因是為了瀏覽器直接連線。基本上,連線的兩個端點,很可能都位於具備NAT功能的防火牆或寬頻分享器之後,而且一個電腦,也可能有不只一個IP。為了讓兩台電腦可以連線,需要利用一台位於網際網路上的伺服器,利用STUN或是TURN來偵測要連線的機器與網路對外連線是怎樣對應到不同的IP與port。同時,雙方還必須透過ICE的方式不斷交換各自的IP等連線資訊,直到雙方建立直接連線,或是確定無法連線為止。

PeerConnection物件的constructor接收兩個參數,第一個是用來指定要使用的STUN/TURN伺服器,第二個是一個Callback,會接收到建立連線的候選資訊,在裡面要用一些方法(透過WebSocket或是XMLHttpRequest甚至post,所以通常雙方得先連線到一台提供交換資訊的伺服器),把這些資訊傳遞給對方處理。連線建立有發起方與接受方,發起方首先要產生一個自己的SessionDescription,立面是一些建立連線Session的資訊,把它設定給localDescription屬性,然後傳給對方。對方收到資訊後,會把它設定為remoteDescription,然後利用他建立自己的SessionDescription,設定為自己的localDescription後回傳。在收到回傳的SessionDescription後,必須把它設定為remoteDescription,然後雙方就可以呼叫startIce()方法,交換連線候選資訊。

連線建立後,透過他的onAddStream事件,以及appendStream方法,就可以收到對方傳來的MediaStream,並送出自己的MediaStream。收到以後處理的方式跟本地端使用getUserMedia是一樣的,就交給Video/Audio元素來播放。

不過目前用來偵測並建立連線的技術,STUN在雙方都在NAT之後時常常無法建立連線,而TURN必須使用一個位在網際網路上的機器代轉資料,對於傳送視訊這樣的應用來說,這種作法不太合適。另外,目前瀏覽器的功能也尚未完整,例如STUN、TURN、ICE等,可能還不是完整的實作。不過一般來說,只要兩台機器在同一個網路之內,問題應該就不太大,至少可以測試。

明天就先寫一個基本的視訊會議功能出來測試一下,然後考慮一下視訊會議的需求,實作出一個合理的流程。

另外,STUN、TURN、NAT Tranversal、ICE對很多人來說大概都是相當陌生的名詞(其實我也是),在widipedia上面有一些說明: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_traversal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UN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versal_Using_Relays_around_NAT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ractive_Connectivity_Establishment

上一篇
且戰且走HTML5(26) 使用ws.io完成資源共享
下一篇
且戰且走HTML5(28) 建立視訊會議
系列文
且戰且走HTML5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則留言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