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1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3
1
自我挑戰組

資工系大一課程/日常筆記系列 第 3

[Day 3] 第一堂計算機概論

The Big Picture

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系統是動態的

  • 硬體
    • 計算機系統的物理元件
  • 軟體
    • 提供執行說明的程式

計算機系統層面

"Information" -> "Hardware" -> "Programming" -> "Operating systems" -> "Applications" -> "Communications"

抽象化

去除複雜的心理模型

e.g. 車子引擎使用抽象化可以讓大家能使用

早期歷史

  • Abacus

    • 用於記錄數值的早期設備
  • Blaise Pascal

    • 用於加、減、除和乘的機械設備
  • Joseph Jacquard

    • 傑奎德的織機
    • 打孔卡
  • Charles Babbage

    • 分析引擎
  • Ada Lovelace

    • 第一個程式師
    • 迴圈
  • Alan Turing

    • 圖靈機
    • 人工智慧測試
  • Harvard Mark I, ENIAC, UNIVAC I

    • 早期的電腦開啟了數學、物理、工程和經濟學的新時代

第一代硬體 (1951 – 1959)

  • 真空管 (Vacuum Tubes)

    • 體積大
    • 不可靠
    • 產生很多熱量
  • 磁鼓 (Magnetic Drum)

    • 在讀/寫頭下旋轉的記憶體設備
  • 讀卡機 -> 磁帶磁碟機 (Card Readers -> Magnetic Tape Drives)

    • 順序輔助存放裝置

第二代硬體 (1959 – 1965)

  • 電晶體 (Transistor)

    • 取代真空管
    • 快速
    • 體積小
    • 耐用
    • 價格便宜
  • 磁性芯 (Magnetic Cores)

    • 取代磁鼓
    • 資訊可即時獲得
  • 磁片 (Magnetic Disks)

    • 取代磁帶
    • 可以直接存取資料

第三代硬體 (1965 – 1971)

  • 積體電路 (Integrated Circuits)

    • 取代電路板 (circuit boards)
    • 更小
    • 更便宜
    • 更快
    • 更可靠
  • 電晶體 (Transistors)

    • 現在用於記憶體構造
  • 終端 (Terminal)

    • 帶鍵盤和螢幕的輸入/輸出設備

第四代硬體 (1971 – )

  • 大規模集成 (Large-scale Integration)

    • 晶片技術的巨大進步
  • 個人電腦、商業市場、工作站 (PCs, the Commercial Market, Workstations)

    • 出現個人電腦和工作站
    • 新公司湧現:蘋果、太陽、戴爾等。
  • 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 (Laptops, Tablet Computers, and Smart Phones)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可擕式電腦

平行計算和網路

  • 平行計算

    • 電腦依賴于互連的中央處理 and/or 記憶體單元,以提高處理速度
  • 網路

    • 乙太網連接小型電腦以共用資源
    • 20 世紀 80 年代末,檔案伺服器連接 PC
  • ARPANET 和 LANs -> 網際網路


上一篇
[Day 2] 第一堂微積分
下一篇
[Day 4] 第一堂離散數學與小遊戲 (無課程進度)
系列文
資工系大一課程/日常筆記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