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為了股市交易的安全,證券公司會要求股戶定期更新憑證,憑證等於是個人與證券公司出入電子交易系統的「證明」,假如沒有相對應的身分證字號、交易帳號以及密碼,在無法獲得徵信核實的狀況下,其他人是無法任意進入竊取。隨著網路駭客犯罪的手法不斷翻新,憑證的自我管理,以及配合證券公司定期核對,成為自我保護重要的基本程序,即資訊安全,來降低交易的款項受到侵害和損失。
然而,憑證的發展,不單只是為了電子資訊而已,在沒有電腦的歷史洪流中,憑證是維繫「信譽」的重要依據,有時候是一張紙,例如銀票和通行證;也可以是使用金屬做成的實體物,例如用於戰爭調兵的虎符,本文將以此作為論述,讓讀者了解憑證不僅是自我防衛,它也可以是發動攻勢的保命符。
時間推移到戰國時期,約西元前260年,北方的趙國數十萬的國防軍,被強大的秦國在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全數殲滅,使得趙國被迫向秦國求和,交涉結果,秦國同意趙國的求和,但必須獻出大量的城池和土地,此條件讓趙國舉國上下譁然,表示不能同意這樣的條件,反過來建議和燕國、齊國、韓國、魏國、楚國等國合作對抗秦國,秦王得知趙國的決定,勃然大怒的派軍隊,以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作為攻擊目標,想一舉將趙國滅掉,但秦國的軍隊因匆忙的戰爭佈署,使得在邯鄲陷入泥淖,趙國趁此時向外求援,以趙國丞相平原君為使節,取得楚國和魏國的首肯,各派出十萬軍隊前往救援。
秦國得知魏國派十萬軍隊前往邯鄲救援趙國,於是用外交手段去威嚇魏王,使得魏王急下命令,讓軍隊停在邊境,不敢再往前進。但魏國的丞相信陵君得知魏王的懦弱,本想自己帶私家兵前往慷慨赴義,但被謀士勸阻下來,靜下心來討論要如何取得調動軍隊的虎符,如果用正面勸說魏王,魏王會拒絕到底,只好想出用非法的手段去竊取虎符。「虎符」是調兵遣將的憑證,因其形狀以猛虎為主,才會有此命名,上面會書寫只有君王和將軍知道的文字,因此無法偽造,另外,會把虎符分割成兩半,一半存放在君王王宮,一半發給帶兵的將領,必須要將虎符完美的嵌合,命令才能生效,否則視為無效,也就是充分運用了「0」與「1」的簡易方式,達到加密的效果。
信陵君因趙國的狀態緊急,故收買魏王的姬妾,並拜託姬妾到魏王房間偷取虎符,帶領勇士朱亥直接前往邊境軍營,將虎符與領軍將軍晉鄙核對無誤,本以為可以輕易取得兵權,但盡忠職守的將軍晉鄙認為有疑問,必須向魏王再徵信,信陵君踢到鐵板,只好讓勇士朱亥,持鐵鎚打死將軍晉鄙,並用虎符向軍隊士兵取得信任後,率兵到邯鄲與趙國、楚國聯軍擊退秦國,化解趙國被包圍的困境。
表面上這是一個歷史上的戰役,但就整個事件來看,「虎符」這項憑證左右了整個歷史事件的走向,就以魏國將軍晉鄙而言,他就像銀行的行員一樣,有必要再進行徵信的手續,但就信陵君而言,無法忍受計畫被晉鄙破局,只好強行排除晉鄙的存在,奪取了軍隊的領導權,軍隊的士兵只認符不認人,使得信陵君完成逆轉取勝的戰役,名留青史,並讓讀者理解,原來在歷史上,不同時期會有各式各樣的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