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1

淺談機器學習的效能衡量指標 (3) -- 效能衡量指標與假設檢定的關聯

  • 分享至 

  • twitterImage
  •  

前言

機器學習經過訓練(Trainning)、評估(Evaluation)後,就可以得到準確率(Accuracy)、精確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F1 Score、『ROC/AUC 曲線』等各項效能指標[1][2],如果準確率等於99%,我們真的就可以放心使用了嗎? 如果有兩個模型各有100筆及10萬筆訓練資料,且準確率都等於99%,那它們是一樣可靠嗎? 以下我們就來好好的探討這個問題。

假設檢定(Hypothesis Testing)

直覺上,我們知道愈多樣本資料,可信度越高,但是,應該怎樣以學理說明呢? 另一個問題,如果要做一個可信賴的模型需要多少樣本資料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要了解『假設檢定』(Hypothesis Testing)、檢定力分析(Power Analysis)。

假設檢定通常是要檢驗某項實驗是否有顯著性的效果,例如,要檢驗新藥是否有效,我們會將病人分為兩組,一組為『控制組』(Control Group),只服用安慰劑,另一為『干預組』(Intervention Group),則服用新藥,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就這些樣本判斷新藥是否有『顯著性』的效果,而非『隨機性的抽樣誤差』造成的。一般會以較嚴謹的態度來作判斷,採用1.96倍(95%)、2倍(95.45%)或3倍(99.73%)標準差作為判定基準,只有超出此一範圍,我們才可以大膽假設,新藥應該是有效,並非是湊巧。

一般會使用t統計量來檢驗平均數(Mean)是否有差異,公式如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91121/20001976IRpxXkbxev.png

實驗會分成兩種結果:

  • 虛無假設(Null Hypothesis, H0):μ1 = μ2 或是 μ1 - μ2 = 0
  • 對立假設(Alternative Hypothesis, H1):μ1 > μ2 或是 μ1 - μ2 > 0

以所有樣本計算p值,假如落在1.96倍(95%)、2倍(95.45%)或3倍(99.73%)標準差之外,就判定H1假設成立,新藥有效。通常我們會定義α值作為檢驗的標準,例如5%,即落在1.96倍標準差(95%)之外,就是效果顯著,而實驗的結果就是依照t統計量公式計算CDF(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累積分配函數),換算為p值(1-CDF),它如果小於α值,也就是說實驗結果落在設定的1.96倍標準差的右邊,那就判定H1假設成立,反之,就是『不能拒絕』H0假設(心不甘情不願?)。

實作

了解假設檢定的定義後,我們就隨機產生『控制組』(Control Group)、『干預組』(Intervention Group) 兩組樣本,進一步判斷新藥是否有『顯著性』的效果。計算很簡單,scipy套件直接支援t檢定的函數(ttest_rel),它預設是雙尾(two-tailed)假定,對立假設為 μ1 > μ2 或 μ1 < μ2 ,以新藥為例,應該只作右尾(right-tailed)檢定,只關注 μ1 > μ2,因此,算出來的p值要減半,如下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91121/20001976kKvfJjQNMN.png

計算過程如下程式所示:

%matplotlib inline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 隨機產生『控制組』(Control Group)、『干預組』(Intervention Group) 樣本
np.random.seed(123)
control_group = np.random.normal(59.45, 1.5, 100)
intervention_group = np.random.normal(60.05, 1.5, 100)

# ttest_rel 預設為雙尾假定
t,p = stats.ttest_rel(intervention_group, control_group)
# p值要減半,變成單尾假定
p1 = '%f' % (p/2)
print("t-statistic:" + str(t))
print("p-value:" + str(p1))

# 繪圖
pop = np.random.normal(control_group.mean(), control_group.std(), 100000)
# calculate a 90% confidence interval. 10% of the probability is outside this, 5% in each tail
ci = stats.norm.interval(0.90, control_group.mean(), control_group.std())
plt.hist(pop, bins=100)
# show the hypothesized population mean
plt.axvline(pop.mean(), color='yellow', linestyle='dashed', linewidth=2)
# show the right-tail confidence interval threshold - 5% of propbability is under the curve to the right of this.
plt.axvline(ci[1], color='red', linestyle='dashed', linewidth=2)
# show the t-statistic - the p-value is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to the right of this
plt.axvline(pop.mean() + t*pop.std(), color='magenta', linestyle='dashed', linewidth=2)
plt.show()

結果如下,紅色為α值,本例為5%,即1.96倍(95%)標準差所在位置,而綠色為p值所在位置,或者比較t值(2.34>1.96),推斷H1成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91121/20001976Di2zNkyaBs.png

結論

以上假設檢定說明,省略很多細節,因為筆者只想說明效能衡量指標與假設檢定的關聯,結論是,如果要證明一個模型真正具有辨識或預測能力,除了準確率(Accuracy)、精確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F1 Score、『ROC/AUC 曲線』等各項效能指標外,若能額外進行假設檢定,應該會更具說服力。

但是,假設檢定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所謂的P-Hacking,如果,有人實驗很多次,但他刻意只挑有『顯著性差異』的實驗來發表,外人很難從檢定結果看出此一問題,除非他人也重複實驗一次,否則,很難辨其真偽。

另一個問題,如果要作一個可信賴的模型,我們需要蒐集多少樣本資料呢? 檢定力分析(Power Analysis) 可以解答這個問題,筆者再努力K書,下次再談了。

由於筆者離開學校多年,有關理論的部分,要解釋清楚,實在超出個人能力,文內如有疏漏或謬誤,就請大家指正了。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