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7
3
AI & Data

文明的進程:人溝通、機器溝通到神溝通系列 第 7

無人智慧新農業的背景與啟端

  • 分享至 

  • xImage
  •  

在日劇《下町火箭2》播出時,除了延續佃製造所與帝國重工的火箭引擎閥門研發外,最大的新亮點是無人農耕機的研發,這項技術不僅是在小說和戲劇中呈現,在日本現實的智慧型農業發展中,是確實有廠商久保田和洋馬已經生產實體的農機,所以在筆者上篇的文章中有提到,農業區確實有可能成為AI智慧工業的領頭羊,而且不是空穴來風,表面上很理想的科技發展,其實要面對的傳統觀念與新觀念的衝突,以及年輕人是否因此有意願返鄉銜接上新農業的開端,就像劇中殿村與他父親的溝通過程。
Yes

臺灣和日本都是稻作大國,但隨著農業區外移人口過多,導致務農人口急遽萎縮,再加上傳統觀念認為務農無法養活全家,且搞的一身泥污,都希望子弟能夠到大都市公司謀生,穿著很體面在冷氣房中工作,看起來就很有面子。另外,隨著年輕外移人口增加,務農的人口年齡也跟著提高,老的一代無人可傳承,只好把地處分掉,農業區慢慢變成建商獵地的亮點,「種房子」的比例已超越「種地」,說起來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著早期購買農地需要自耕農的嚴格規定廢弛,農地高樓起早已不是甚麼新鮮事,如果說要發展無人智慧農耕機,不禁想問真的還有那麼大的面積可以試驗嗎?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5/20111946vb9kAPeAtK.jpg

說完現實的背景後,雖然有些悲觀,但還是簡單的了解什麼是無人智慧農耕機,小時候有沒有玩過遙控汽車?我想大多數人是玩過,只是沒想到遙控器居然也能操縱那麼巨大的機械,但這遙控沒有玩具那麼簡單,是有晶片和程式在控制,例如啟動引擎、換檔、功能施作、關閉引擎等,都會依照程式指令動作,接著還要利用衛星空拍耕地作為數據,以及利用衛星定位系統GPS,去規劃收割農田的工作路徑,完成時間據說可以省掉一半,如果功能多一點,還有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ICT)去連結或蒐集各種類的資訊,最好還能連上雲端資料庫,就不必老是要看天吃飯,更能確保收穫的品質與總量。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15/20111946f8gpHb8T8L.jpg

但這類的機械所費不貲,依照臺灣研發的速度,可能無法立即趕上,先暫時以進口代替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並設立示範區,由政府農政機構主導並管理無人智慧農耕機。當然其他還包括零零總總的行前教育訓練,軟體、韌體和硬體的調校,等一切到位後,再來考慮願意投入這項「智慧農業」新領域的人力。雖然外在和內在環境很不利,若試圖做些「改變」,加上都市工作機會越來越艱困,嘗試做個智慧的農夫,也未嘗不是個翻轉農業的契機。


上一篇
AI的溝通橋樑-縮短城鄉差距的網路
下一篇
無人飛行器與新農業的轉型
系列文
文明的進程:人溝通、機器溝通到神溝通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