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傳統捕魚法是需要靠經驗看天氣、洋流、海象來決定是否捕撈,因此漁獲不是相當穩定,可能一趟漁船出洋,空手而回是常見的事,除了不斷改良漁具外,也開始使用火、燈泡、燈管來吸引魚群,藉由魚的趨光性原理,來讓漁獲豐收,只要有去澎湖夜釣小管或看過金山磺港蹦火季,就能了解漁夫的捕魚技術是一直在進化。
但是單靠趨光性捕魚也是無法保證每次魚貨滿滿,於是開始使用「聲波」來捕魚,設計出「魚探儀」和「魚探器」,將魚探器裝置在船底,並發射超音波到海裡,當有魚群經過,會利用音波打到魚身,然後反彈回魚探器接收器,大致可以測得魚場的魚群所處的深度和相對位置,減少憑經驗搜索魚群的難度,但魚探儀的聲納也非全能,音波會受到浮游生物、垃圾、海面氣泡等影響,就必須去調整音波的深度,魚探器的超音波分為高頻和低頻,高頻主要搜尋水下50公尺,雖然較淺,但是穿透力較強;而低頻主要搜索水下100公尺以上,由於深度容易受到二次回波干擾,為降低干擾則需要調淺深度或轉換頻率,來更精準的撒網捕魚。
當然現在魚探器也越做越好,不但有語言介面切換,也有附加GPS衛星導航定位,連同氣象情報也一應俱全,更讚的有3D介面分析深度切面,以及計算與定位魚群所處的海深位置。另外,日本在撈捕太平洋魷魚(簡稱北魷)面臨短缺的問題,主要在於海水溫度上升,北魷捕獲量銳減,因此,捕魷漁夫們向科技業請求協助,科技業運用AI儀器(應該也是運用聲納技術)探測各洋面的魚場,在利用數據分析各類魷魚的分布點,巧妙的發現來自印度洋的「飛魷」尚有蘊藏量,因此搶先一步輔導日本捕魷船隊「轉向」,漁船的捕獲的飛魷大增。不過,為避免在同一魚場捕撈過度,造成漁業資源枯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學習蘭嶼達悟族飛魚季的傳統概念,一季捕完就讓海洋休息,以利於下一季捕魚時還能夠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