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上一篇文章 中講完了 Zettelkasten 筆記法,這篇文章來講它的優化版本 - Andy Matuschak 的 Evergreen Note (長青筆記)。
Evergreen Note 並非是全新的筆記概念,它奠基於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之上,甚至可以說是因應現代人資訊爆炸的現況,優化了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提到:
Sonke Ahrens 在《How to take smart notes ?》這本書中詳細闡述了 Niklas Luhmann 教授的 Zettelkasen 卡片盒筆記法,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位 “生產力達人”¹ 的成果產出方法。
我曾在 《如何正確使用 Zettelkasten 筆記法?了解 4 種筆記形式的功能,以利後續筆記連結》提到這項筆記法的 4 種重要筆記形式:
這些筆記的最終目的是:讓知識自然湧現 (emerge)。
[^1] : Niklas Luhmann 在 40年 的研究生涯中出版了超過70本著作、400篇的學術論文,主題橫跨了多個領域包含社會學、生物學、數學、模控學、電腦科學,這些著作在當時(20世紀)學術界中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在這套方法中,Niklas Luhmann 教授會將寫下的 Fleeting note, Literature note 發展成 Permanent note,透過觀察自己的大櫃子中是否有可以「互相關聯」的筆記,將關聯紀錄下來後再歸檔至大櫃子中。
Niklas Luhmann 教授使用的是筆跟實體的櫃子,而我們則可以用數位筆記軟體。我們將數位筆記放入到特定資料夾中,模擬教授將筆記歸檔到櫃子中。
但在使用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大問題:
每次紀錄完 Fleeting note、Literature note,很難當下就發展成 Permanent note 並歸檔到特定資料夾中。
我想最大的差異點就是「接收的資訊量」。
Niklas Luhmann 教授生活在 1930–2000 年。跟任何一個生活在 2021 年的人相比,接收的資訊數量是完全不同量級的。
在生活步調相對緩慢的年代,我們可以早上發現一個問題、下午翻書寫筆記(literature note)思考看看有沒有特別的想法、晚上將想法紀錄成一張 Permanent note 卡片加入到大櫃子中。
然而在現在,一個現代人在早上獲得的資訊量,就是 Niklas Luhmann 教授一星期、甚至一個月才能獲得的資訊量。在「大腦思考效能」沒有太大差異的情況下,我們要將巨量有感的資訊都寫下、發展想法並歸檔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似乎在 Fleeting note/Literature note 和 Permanent note 之間,還需要某種方法的運作,讓破碎的靈感慢慢成形。
在 2020 年時,一位 iOS 工程師 Andy Matuschak 提出了「Evergreen Note (長青筆記)」的概念。
他認為:
在 Zettelkasten 的 Fleeting note 階段,應該還是要有一段過渡期間,讓 Fleeting note 逐漸發展成 Permanent note。
Andy Matuschak 將 Evergreen Note 的概念發表在網路上,你可以在 Andy’s working notes 看到。
這樣的想法啟發了非常多 “筆記愛好者” ,並陸續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筆記系統概念。例如:
不論是哪一種實作應用,都展現了同樣對待筆記的態度:
筆記會隨時間發展、需要重複複習 (review) 、最終融入到個人知識網之中。
要實現 Evergreen Note 的概念 — 也就是將 Fleeting note 逐漸發展成 Permanent note,我們可以參考 Andy Matuschak 對於寫筆記的 5 大建議原則。
這 5 項原則在寫 Evergree note 時會時常用到,請大家可以多留意。
Evergreen note 應該要「原子化」。
所謂的「原子化」,指的是 一則筆記只記錄一個想法,複雜的知識是由數個想法連結堆積而成。
如果一則筆記超過 1 個以的概念,就要分拆筆記。
Evergreen note 應該要「緊密連結」。
這個原則就是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不斷強調的。當我們建立一則新筆記時,最少要跟 1 則筆記相連 ,也就是被其他筆記提及、或是提及其他已存在的筆記。
隨著筆記不斷被複習,會有愈來愈多的筆記被「連結」(提及)。
Evergreen note 應該要「概念導向」。
所謂的「概念導向」,指的是筆記標題必須能夠表達筆記內容的核心概念,也就是「看標題就能知道內容在講什麼」。
有趣的是,Andy Matuschak 認為筆記標題應該用完整的句子來闡述概念 (Prefer note titles with complete phrases to sharpen claims)。例如:
或是
這其實就是「抽象化」的能力,我們將龐大的內容壓縮成一個概念,只保存一部分特定的資訊。
讓知識自然湧現,盡量不要用分類。
知識的形成應該是從零碎的片段開始,透過不斷的連結、組合,最後產生完整的知識體系。
然而我們卻非常習慣從「架構」開始分類,將筆記依序放到分類之下。這其實反而不利知識的發展。
捨棄讀者,寫自己看得懂的文字即可。
為了讓筆記方便在未來的公開場合發表,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加入大量論述、參考資料,讓筆記成為別人也能看得懂的文章。但這件事情其實是相當費力的。
我們應該將「筆記」跟「文章」區分開來,讓寫筆記時的摩擦力降到最低,這樣才能自由地表述、連結筆記系統中的各種想法。
當我們將筆記當作是一種思考工具時,記住:
讀者應該只有自己。
這篇文章快速的介紹了 Evergreen note 的概念。
Andy Matuschak 的網站上還有非常多實用的寫筆記建議,有興趣的人不妨自己去閱讀,可以學到非常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