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有不願嘗試才是真正的失敗
- 結構化解決問題,是PM的責任與能力
- 這些心智模型的建立過程不一定是快速的或單獨進行的行動;它是一個過程,通常是涵蓋整個團隊的
- 辨識不明確的問題,並運用結構
- 探索性問題:想出劃分空間的方法,在每個問題空間腦力激盪
- 決策問題:將問題簡化成重要且核心的取捨
- 自己研究資料
- 協助分類和重現bug (排序因素)
- 對用戶的損害
- 對公司的損害
- 對指標的影響
- 影響的規模
- 變通方法
- 修正的難易度
- 現在 vs. 稍後
- 與其他工作相較之下的成本/收益
- 系統思維
- 回饋迴路:這個結果也是下一輪的輸入嗎?
- 侵蝕效應(Cannibalization):會減少另一個產品的使用率嗎?
- 漏斗階段:從頂部擴大量,會改變後續行為?
- 產品組建和功能
- 誘因:某部分成功會不會改變用戶在其他部分的行為?
- UI元件:更改一個地方,會讓使用該元件的每一個地方都生效嗎?
- 平台:這個新功能可以在手機、桌面和開發者API上都正常運作嗎?
- 彈性:哪些更改在將來會變得更容易做或更難做?會不會被綁死在某個決策裡?
- 資源要求:它會造成後端或客服的擴展性問題?
- 用戶生命週期:長遠會有什麼影響?
- 保持好奇心:預測和探索
- 如果不是先做預測,大腦就會欺騙你,讓你以為真正的答案與你猜的一樣。人們很容易在事後將「這說得通」當成「我也這麼想」
- 預測行為
- 預估數字
- 猜每個人會說什麼
- 會聽到什麼建議
- 不要只是指出問題
- 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以及找出讓團隊繼續前進的方法
- 明確地表達你的框架
- 建立聲望
- 減少團隊的挫折
- 更具建設性的回饋
- 更高的效率
- 改善決策
- 在不同的產品之間進行優化與長時間進行優化
- 想像它是怎麼建構的
- 2x2矩陣:適合用來評估選項或組織資訊
- 紅/黃/綠表格
- 如果要將⋯⋯優化: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決定,而不需要了解每一個決定
- 決策樹:幫助別人理解你的思維過程
- 特徵問題
- 與團隊一起用圖表寫下問題和選項
- 討論每一個問題
- 與團隊列出可以回答特徵問題的選項
- 做出一致的決定
- 承諾並確認責任
- Five whys
恍然大悟的一句話:「如果不是先做預測,大腦就會欺騙你,讓你以為真正的答案與你猜的一樣。人們很容易在事後將『這說得通』當成『我也這麼想』」,反思一下自己,真的每一件事都如自己所想的一樣嗎?那些別人說出的,是自己沒說出口的嗎?說實話,我開始不太確定了,但是也讓「這個我也有想到」的扼腕想法削弱許多。從今天起,開始練習預測,找到自己真正的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