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些上網的輔具
也提到了霍金,
今天洗澡洗啊洗的,
突然想起來我好像沒有特別深入暸解霍金使用裝置的歷史,
今天我想好好的暸解霍金都用過哪些輔具。
在暸解他使用的輔具之前,必須先知道霍金到底為什麼需要使用輔具。
1963年,
診斷出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
醫師預測只能存活二至三年,
也就是俗稱的漸凍症,
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大腦與神經,進而造成肌肉萎縮。
1960年末,開始使用拐杖、輪椅。
1970年中期,不能自己吃飯或穿衣服。
1985年,
在日內瓦的科學會議上感染了肺炎瀕臨死亡,
在妻子的堅持下,後來雖然救活了,卻失去了聲音,
僅能使用拼寫卡和眉毛交流。
1990年初期,用手使用輪椅開始出現惡化。
2009年,不能獨立駕駛輪椅。
2018年,享壽76歲。
暸解了之後,推敲一下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電腦輔具,
從霍金的官方網站中,可以知道大約是 1986 年開始,
而且最後幾乎不能動彈,那一定就是到 2018 年辭世前,
究竟在這約 30 年間,他是如何使用輔具使用電腦的?
這 30 年間,也是資訊大爆發的年代,各種裝置推陳出新,
即便是大叔回想從小的紅白機到現在的智慧型裝置,也有點吃不消了,
真的是太好奇了,以下列出使用輔具的重要時間點,或可以直接前往霍金的大事紀觀看:
1986年,
與 Walter Woltosz 合作使用語音合成器,有這美國口音,這成為了霍金的代表性標誌。
1980-90年代是使用手按單字。
2005年,開始在眼鏡裝設紅外線,使用臉頰控制通訊設備。
2011年參與 iBrain 的頭戴式設備測驗。
2015年,Intel 開源了霍金也使用的 ACAT 系統,透過臉頰傳送訊號,使用機器發聲。可以透過這個影片看到手部、臉部如何選擇的過程,而臉部還有霍金使用的眼鏡上的裝置偵測以及視訊偵測。
看了霍金的歷史,真的發現實在是太偉大了,
我們常常說「比你天才的人還比你努力」,
這句話的代言人只能是霍金了,
而且在某種程度上,
說他是科技推手也不為過,
畢竟如果沒有他,可能不會有這麼多資源投入其中。
到了今天,發展出了眼球追蹤系統,
未來可能還會發展什麼技術真的是無法想像(或是就此遇到瓶頸?),
但可以預見的是,在目前物聯網的時代,
生活會更仰賴網路、行動裝置與電腦,
勢必會是多種輔具同時使用的情境,
例如年長者眼、腿部出問題,
但是又必須使用智慧手機叫車,
這時就可能需要多種輔具,
既然有多種,那可以預見的是一定要有整合規範...
再這樣談下去有點發散,大叔先在這裡打住,
留給看官們一點想像空間。
時間也不早了,
今天很開心能夠總覽霍金在無障礙方面的問題以及其努力的過程,
大叔區區熬夜打個幾個字又算得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