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料備份時,依造現實需求為考量,選擇所需的備份政策,以下就針對幾個備份模式作為介紹
複製一份當下一模一樣的檔案內容至備份的地方
與最後一次備份
內容不同的地方
完全備份
所需的時間和空間更少每次備份與上一次完全備份
內容不同的地方
增量備份
更快速增量備份
多通常會依照實際狀況,一定時間執行一次完整備份
備份速度:增量 > 差異 > 完整
恢復速度:完整 > 差異 > 增量
三份備份
兩種不同儲存裝置
一份異地保存
規劃當事故發生或服務中斷的政策,事先擬定好應急計畫以預防並降低緊急事態所帶給的衝擊
當發生重要事件時,確保業務流程所需要的資源能夠得以回復的程序
服務機房與異地備援機房應至少距離30公里
以上,
以避免發生天然災害(颱風、地震)、人為災害(火災)之類的影響
會造成負面影響且達到無接受的時間
當事件發生,後續將系統重新啟動至回復正常運作,所花費的時間
。
RTO數值越小,代表容災系統的數據恢復能力越強
當事件發生,能夠正常存取使用檔案的這段時間點,能容忍的最大數據
丟失量
數據備份的頻率有關,如果要如果需要改進需增加備份的頻率
如果有任何錯誤的地方歡迎提出。
可以觀看我們團隊的鐵人發文喔~
看到差異備份和增量備份時,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快照
稍微找了一下後,找到了一些資料
淺談備份機制:《完全備份》、《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
有了增量備份、差異備份,在備份時搭配完全備份能讓復原的效率更好
另外RPO和RTO也不能只提高某一邊,還得依照需求來去平衡的提升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