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2 iThome 鐵人賽

DAY 17
0
自我挑戰組

網路概論系列 第 17

網際網路協定(IP協定)

  • 分享至 

  • xImage
  •  

網際網路協定(IP)是構成網際網路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網路定址的功能,使得網路上的兩台電腦(主機),可以透過複雜的網際網路來路由送收資料。它提供了下列幾個主要的功能:
一、定址
為了使資料能在不同類型、不同的傳輸介質及不同的電腦系統間有效地傳輸,通信協定必須制定一套通用的定址方法,來辨別網際網路中的每一台主機,像郵差找到你家的地址送信一樣;必須能在茫茫大海的網際網路中,將封包送到要傳送的主機手上。
二、封包的切割和再組合
由於在封包傳送過程中可能會跨越不同架構的實體網路,而每一鏈結層網路都有定義的最大封包長度的限制,所以在傳送的過程中有時必須將封包切割成數個較小的封包,才能將它繼續往目的地傳送。所有封包的切割與再組合是屬於連線服務中IP的工作。
三、IP路由
由於網際網路的情況路隨時都不一樣。所以每次走的路径都不一樣。IP可以幫助資料封包尋找、解決傳送的路徑,負責決定一個封包要經由怎麼樣的路線才能到達目地的。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20928/20152541HU7aLo6awY.jpg
IP協定主要具有下列三種特性:
1.非連接導向(Connectionless):每個資料封包都視爲是互相獨立毫無關連的,所走的路徑可能會完全不相同,也不保證先送的一定會先到達。
2.不可信賴性(Unreliable):送出去的IP封包並不保證一定會送到對方的手中,亦即資料往某個方向送出之後,就不再理會資料的下落。此方式具有機動性高及效率高的優點,但送出的封包若在途中被損毀或遺失,接收端將無法得知其下落。
3.盡力傳送(Best-Effort Delivery):由於每個發送者並不管資料以後的下場,爲避免資料找不到收信者,而在網路中流浪形成負擔,每個封包的傳送均給一個生命期(Pinite Packet Lifetime),即計算一定時間之後,若還末找到收信者,封包便會白動消失。讓我們看看IP封包的格式是怎樣的,和其組成部份,以及各部份的長度如何,以8個bits爲一單位,每一列的總長度都是32bits。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20928/20152541b7zzvzIdls.jpg

參考資料:
博碩文化《網路概論與實務應用》


上一篇
電子郵件--- POP3 和 SMTP 協定
下一篇
IP位址表示法
系列文
網路概論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