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模組
庫存管理是一系列進行的採購收貨、銷售出貨、製造領料、成品入庫的庫存異動過程進行控制與管理,達成企業供需平衡並提高庫存的能見度,透過如降低庫存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庫存空間利用..等議題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
工作職掌
ODOO庫存模式是使用複試庫存(註)的方式進行庫存紀錄,系統提供了不同的倉庫/位置進行儲存位置的管理,透過不同的路線/規則(註)彈性地進行配置,搭配組合形成庫存的異動作業,並提供庫存看板,讓倉庫管理人員容易查看庫存資料。
提供庫存職能的工作職掌如下參考:
- 庫存管理:定期盤點,並將物料標示並放於正確位置。
- 庫存異動紀錄:收貨/出貨/調撥/領料/入庫。
- 庫存的異常調整。
- 庫存分析:庫存追蹤:定期複查庫存與紀錄。
- 庫存位置定期清潔,以確保符合安全規章及存貨安全。
庫存異動流程

1.庫存調撥作業

2.庫存異動 3.庫存異動明細

- 庫存異動:庫存異動紀錄
- 庫存異動明細:詳細資料異動紀錄。
4.庫存計價

5.庫存數量

[補充]庫存名詞解釋
複式庫存
複式庫存系統(Double Entry system)就是每一筆庫存變動,同時記錄庫存減少和庫存增加,舉例來說,出貨商品在同一筆異動明細會記錄兩個欄位資訊:
這樣的好處是簡化庫存的操作,就系統架構來說,可以彈性的設定不一樣的功能,僅改變來源與目的地位置就能達到,如下圖參考:

另外官方文件請參考,翻譯中文紀錄如下:
- 更精準與即時控制。
- 彈性、可擴充、易於追蹤。
- 成本最小化與執行時間優化
資料來源:官方說明
動作規則

- 拉式:當目的位置缺貨,從源位置補貨,例如出貨單。
- 推式:當有產品移動到源庫位時,自動產生一張庫存移動單,將產品推到目的庫位,例如製造的三步入庫。
- 推拉:目的位置缺貨時,先按源位置缺貨進行補貨(拉),貨物進入源位置時,自動推送到目的位置(推),例如採購三步。
- 製造:當目的位置缺貨,自動產生生產單,從源位置領料,製成品入庫到目的位置。
- 購買:當目的位置缺貨時,自動產生入庫單,入庫到目的位置。
官方影音參考資料:Push & Pull Rules | Odoo Inventory
小結
根據近期ODOO的輔導經驗,倉庫的職能操作反饋都是不錯的,但仍存在一些差異進行進行釐清說明:
ODOO庫存 VS 台灣軟體庫存
庫存過帳
- 帳務習慣的差異:台灣過往習慣異動原資料進行調整。
- 成本結算方式差異:月加權平均,可重新計算成本,彈性高。
- 優點:容易調整,帳務按實際認列,
- 缺點:月底工作負擔重,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無法及時產出。
在國外軟體如果異常要進行調整時,
- 庫存的歷程差異:非調整原單據,透過折讓或退回的方式進行調整。
- 成本結算方式差異:移動平均成本,及時產生成本,不可重新計算。
- 優點:帳務的即時性與歷程記錄。
- 缺點:人工與製費需要預估,不可任意調整庫存異動。
庫存日期調整
日期調整很常見,例如月底的庫存帳與次月初的庫存帳有差異,在台灣軟體直接還原並調整日期即可,在ODOO系統扣帳日期不可調整。
就上述的兩種情況,這是輔導過程中特別會強調的差異,如為新創公司,可以請廠商進行配合,但深耕多年的製造商已經非常習慣舊有模式,要調整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