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很喜歡案例實作,因為在實作的過程中,會讓你更能夠將軟體功能與現實的需求有所連結。所以後續幾天有為數不少的案例實作,並且也會分享我自己的拆解脈絡。
這些拆解脈絡與規劃 Redmine 的方式,也適用其他專案管理工具,並且不是「唯一正確解」,所以如果有不同的想法也歡迎留言補充!
今天會是工作篇的最後一個實作,我們來打破框架,來做一個很天馬行空的案例:[Part 6: Redmine 案例實作 - 工作篇]
的第 5 篇 [ 上下班打卡 ]
。
ps. 今天這篇有因應前面文章的回饋,調整加長了動圖的切換停留時間!
在這個天馬行空的案例中,有提到需要區分是上班還是下班的打卡,所以在議題的追蹤標籤上面,一定需要建置兩個專屬標籤:上班打卡、下班打卡,而流程的部分,其實打卡即完成,所以直接讓這種議題一建置就結束,就可以達到訴求的效果。
打卡這件事情,最好越直覺越好,因為不乏有時候壓線,如果還需要輸入一堆有的沒的,反而是很浪費時間的,所以反而是要 任何可以不填不需要的欄位
就都省略
再來就是要看得出來誰打卡的部分,其實 Redmine 會記錄「議題建置者」,
這邊很單純的就是打卡的大家,所以每個人都
綜合考量,會獨立建置一個打卡專用的角色權限,並且搭配群組來添加專案成員。
因為「上班打卡」與「下班打卡」的議題內容訴求一樣,所以也可以採取建置一個以後,另一個以複製的方式來建置,就不需要做重複性的設定。
除了設定流程以外,這邊也順便設定欄位權限。
有一個要注意的是在欄位的地方「主旨」不可以變成唯獨,因為Redmine 不管如何,每個議題一定要有「主旨」才可以建置,如果這邊設定唯讀,會造成後續建置有問題。
因為 Redmine 本身的限制,主旨是不能空白的,這部分就可以以一個最簡單的符號等代表輸入就好,因為實際是看議題的作者跟時間,主旨並不是重點。
下班相較於上班來說並不會有那麼緊湊,所以以這次的實作上就把上班跟下班打卡放在同一個專案,建置下班打卡時候做切換即可。
但如果這邊希望上班跟下班都可以無腦連追蹤標籤都不要選的話,就可以考慮把這兩種行為,拆成兩個不同的專案。
因為其實只是單純要看打卡,那麼其它欄位一點都不重要,只需要保留追蹤標籤與作者即可,以這邊是示範以每天為分組,你也可以選擇以人為分組來檢視打卡狀況。
以上就是今天的 [ 案例實作 - 工作篇]
上下班打卡實作案例,而工作篇的應用也告一個段落!明天開始,會換成以「個人使用的角度」進行一系列的實作主題案例,明天會先從最基本的「個人目標管理」開始,有興趣的話就下一篇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