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4 iThome 鐵人賽

DAY 11
0
Software Development

善用工具,現形你的開發流動系列 第 11

順暢度的表徵 —— Velocity: (4) 迷思:用工作量計算才能準確預測

  • 分享至 

  • xImage
  •  

迷思之三:用工作量計算才能準確預測

發現

在實踐 Velocity 時,總認為要像 Veloicty 這樣,使用工作量為基數才能準確預測,用張數會因為工作量大小不一樣,而產生交付時間不同,進而影響到 Velocity。

但當我在實務上導入 Lead Time 計算去搭配時,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我的平均交付點數,與平均交付張數的趨勢線是一致的。

ScreenShot-2024-09-25-at-22

簡單推論

正如前面定義 Velocity 所描述,是使用該 Sprint 的工作量的故事點去計算。如果是用 Sprint 的張數去計算,我會借用 Thoughput 這個指標名稱去區別。也就是說:

  • Velocity 用工作量點數計算,就像是計算貨車載貨的總量;
  • Throughput 用張數計算,就像是計算貨車的運送次數。

這就時若回到前面公路作為開發流暢度的比喻,突然就會有個突發奇想:

  • 如果單次載貨量的多寡,會影響行駛時間,也就是客戶拿到貨的時間
  • 客戶對於到貨時間有一個最長可接受時間
  • 當這個可接受時間短到某種程度,單次載貨量浮動的範圍就會變小
  • 那載貨總量與總載貨次數,應該會有類似的趨勢
  • 那為什麼我們還要用 Velocity 這種複雜的計算方式,而不是用 Throughput?

所以在一定條件下,Velocity 與 Throughput 可以協助預測的準度是相似的,而前者因為要估算,需要的成本大於後者,那為什麼不直接使用 Thoughput 就好?

切換回來軟體開發的情境,這個「一定的條件」會是什麼?

  • 對於產品待辦項目的交付時間上限有要求
  • 承上,因此產品待辦項目切割的顆粒度浮動範圍不大,像是我的案例就是只會在 XS ~ M 浮動。
  • 而為了達到第一點,就會限制同時開發的數量,因同時開發的數量越多,單張產品待辦項目的交付時間就會越長

可以思考如何自己開發的環境,是否有符合這幾點?如果是的話,你的交付張數與總工作量的故事點數,是不是趨勢很相似?那還有需要特別為了預測準度去重新估算嗎?還是維持一定的顆粒度大小就好?

這是不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

延伸閱讀:複雜推論

如果認為這個因果關係還無法信服,我這邊再羅列幾種因果關係供讀者思考。之後有時間我會再把完整的推論會涵蓋的因果關係貼上來,以及附上一個因果圖供參考。

因果關係之一:單次載貨量與總載貨量關係成正比

  • 貨車載貨量越大,單趟的交付的載貨量變多
  • 單趟能交付的載貨量變多,載貨總量變多

因果關係之二:單次載貨量與總載貨量關係成反比

  • 貨車載貨量越大,行駛速度越慢
  • 行駛速度越慢,交付時間越長
  • 交付時間越長,能載貨的次數會變少
  • 載貨次數變少,載貨總量變少

因果關係之三:單次載貨量受可接受交付時間限制

  • 貨車載貨量越大,行駛速度越慢
  • 行駛速度越慢,交付時間越長
  • 可接受交付時間有一個底線,越接近,客戶滿意度越低
  • 交付時間越長,越接近底線,客戶滿意度越低
  • 客戶滿意度越低,想降低交付時間的動力越強
  • 想降低交付時間的動力越強,載貨量越少

因果關係之四:交貨量越高,客戶滿意度越高

  • 貨車載貨量越大,單趟的交付的載貨量變多
  • 單趟能交付的載貨量變多,載貨總量變多
  • 載貨總量變多,客戶滿意度越高

因果關係之五:車輛數與路況的關係

  • 道路寬度有限制,道路能同時並行的車輛數有上限
  • 超過車道上限的車輛數越多,需要等待前面車輛的時間越多
  • 等待前面車輛的時間越多,路況越差

上一篇
順暢度的表徵 —— Velocity: (4) 迷思:能彰顯問題原因
下一篇
更接近開發現場的指標 —— Lead Time
系列文
善用工具,現形你的開發流動31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