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K-means?
K-means 是一種簡單而強大的聚類演算法,它的基本想法是將資料點分成
𝑘
k 個群組,每個群組都有一個稱為「質心」的中心點。具體步驟如下:
隨機選擇
𝑘
k 個初始質心,即每個群組的中心點。
將每個資料點指派到最接近的質心,即計算每個點到每個質心的距離,並將其歸到最近的質心所屬的群組。
更新質心位置:根據每個群組內的資料點,計算出新的質心(通常是群組內所有點的平均值)。
重複分配和更新質心,直到群組內的資料點不再變動或質心不再移動。
這個過程會不斷重複,直到找到一個穩定的結果,即資料點都分到了合適的群組中,並且質心也不再改變。
市場細分:公司可以利用 K-means 將客戶分群,以便根據不同客群的需求提供更具針對性的產品或服務。
圖像壓縮:K-means 也常用於將圖像中的像素分類為不同顏色群組,進而減少圖像的顏色數量,達到壓縮圖像的效果。
文檔聚類:K-means 可以用來將大量的文本資料分群,幫助分析文章的主題或情感。
3. K-means 的優點與限制
在學習 K-means 的過程中,我發現它有許多優點,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限制。
優點:
簡單易懂:K-means 的步驟非常直觀,對於初學者來說相對容易理解和實現。只需幾步就可以將資料分群,並且 Python 中的 sklearn 庫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來實現它。
效率高:K-means 的運算速度較快,特別是在處理中小型資料集時效果顯著。
限制:
需要指定群組數 𝑘
k:這是 K-means 的一個挑戰。使用者必須事先指定群組數,但在許多情況下,我們並不知道資料應該被分成多少個群組。因此,我們需要嘗試不同的 𝑘
k 值來找到最佳的分群數量。
容易受初始質心影響:由於 K-means 是隨機選擇初始質心,因此初始值的選擇可能會影響最終結果。不同的初始點可能會導致不同的聚類結果,這時候需要多次運行來保證穩定性。
只能處理球形的群組:K-means 假設資料中的群組是球形且大小相似的,因此對於形狀不規則或大小差異大的群組,K-means 的效果可能不如其他聚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