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二版新增了「若」、「術」兩語句,並增加了比較、餘數運算子。
零・一版的算式語法如下:
算式 = 乘除式・(+・乘除式)*
| 乘除式・(-・乘除式)*
乘除式 = 原子式・(*・原子式)*
| 原子式・(/・原子式)*
原子式 = 數字
| 變數
| "("・算式・")"
為了區分乘除與加減以及括號的優先級,吾人生造了乘除式與原子式以讓剖析器自動以正確層級構造算式。
新增的比較、餘數運算子也可依照此法,再切分出更多運算子的語法:
算式 = 加減式・(==・加減式)*
| 加減式・(!=・加減式)*
| 加減式・(>=・加減式)*
| 加減式・(>・加減式)*
| 加減式・(<=・加減式)*
| 加減式・(<・加減式)*
加減式 = 餘數式・(+・餘數式)*
| 餘數式・(-・餘數式)*
餘數式 = 乘除式・(%・乘除式)*
乘除式 = 原子式・(*・原子式)*
| 原子式・(/・原子式)*
原子式 = 數字
| 變數
| "("・算式・")"
以此語法手寫遞迴下降自然可以剖析算式,但仔細一想,在回溯過程中,算式能展開的方式越多種,就越常需要回到過去重試,當運算子種類越來越多,就有可能拖累到剖析器的效能。
而手寫遞迴下降中充斥大量為了處理優先級而生的函數,也會降低可讀性。那有沒有其他方法能決定優先級呢?
道友們可能在煉氣時就學過或自己想到過該如何巧用棧,從左到右掃過一個算式就能求其值。該算法名為調車場算法,而其遞迴版本(遞迴跟棧關係密切啊!)有另一個名字,叫優先級爬升算法。
算法並不難,首先來觀察一個算式
1 == 5 - 3 % 2 * 4 - 1
從左到右來讀取,當讀取到
1 == 5
時,能確定 1 與 5 以 == 結合嗎?不能,若 5 的右側算子優先級比 == 還大,那 == 不會結合。
再來往右讀取 - 3
1 == 5 - 3
時,能確定 5 與 3 以 - 結合嗎?不能,若 3 的右側算子優先級比 - 還大,那 - 不會結合。
同理,一直向右讀取到
1 == 5 - 3 % 2 * 4
時,都無法確定任何一個算子結合,注意到,無法結合是因為,至今遇到的所有算子中右側總是比左側優先級高,故始終無法結合。(發現維護的序列具有單調特徵時,往往意味能用棧來解題。)
但再往右讀取一個算子就不一樣了
1 == 5 - 3 % 2 * 4 - 1
- 的優先級小於 2 * 4 ,故 2 * 4 必先結合。結合後密不可分,僅以代數 x 表示,可視為
1 == 5 - 3 % x - 1
- 比較的對象變為 % ,% 仍比 - 優先級高,故 3 % x 先結合,現在式子為
1 == 5 - x - 1
x 兩側的 - 優先級相等,但 - 是左結合,優先往左側結合,故 5 - x 先結合
1 == x - 1
此時 - 的優先級大於 == ,如果右側還有算子的話,倒是無法確定 x - 1 會結合,但現在右側已經沒東西了,故 x - 1 結合,最後輪到 == 。
用虛擬碼來表述該過程:
想像吾人先蓋住整個算式,再從左到右慢慢展露整個算式。
持續向右讀取新算子:
將新算子與已知算式最右側的算子做比較
若新算子優先級較低:
則最右側已知算子可結合,此時再與結合後算式中的最右側算子比較。
重複此動作直到已知算子優先級低於新算子,此時沒有一個算子的優先級能確認,將新算子丟回已知算式
若新算子優先級較高:
沒有一個算子的優先級能確認,將新算子丟進已知算式
當算子讀取完畢,從右往左結合。
該算法稍作加強,也能處理括號,基本想法是每當遇到右括號時,就當做算子已經暫時讀取完畢,算子算式由右一直向左結合直到碰到左括號。
此過程能以棧輕易模擬,具體作法可參照下方源碼:
fn 優先級(運算子: &O運算子) -> u64 {
match 運算子 {
O運算子::乘 => 4,
O運算子::除 => 4,
O運算子::餘 => 3,
O運算子::加 => 2,
O運算子::減 => 2,
O運算子::等於 => 1,
O運算子::異於 => 1,
O運算子::小於 => 1,
O運算子::小於等於 => 1,
O運算子::大於 => 1,
O運算子::大於等於 => 1,
}
}
struct 調車場 {
算元棧: VecDeque<O算式>,
算子棧: VecDeque<O運算子>,
}
impl 調車場 {
fn new(首個算元: O算式) -> Self {
Self {
算元棧: vec![首個算元].into(),
算子棧: vec![].into(),
}
}
fn 結合棧中算子(&mut self) {
let 右算元 = self.算元棧.pop_back().unwrap();
let 左算元 = self.算元棧.pop_back().unwrap();
let 運算子 = self.算子棧.pop_back().unwrap();
self.算元棧.push_back(O算式::二元運算(O二元運算 {
運算子,
左: Box::new(左算元),
右: Box::new(右算元),
}));
}
fn 讀取(&mut self, 新算子: O運算子, 新算元: O算式) {
// 讀取到新算子,進行棧操作
while !self.算子棧.is_empty() && 優先級(self.算子棧.back().unwrap()) >= 優先級(&新算子)
{
// 新算子優先級較低,代表棧中的算子算元可以先結合了。
self.結合棧中算子();
}
// 棧中能結合的算子跟算元都結合了,推入新算子跟算元
self.算子棧.push_back(新算子);
self.算元棧.push_back(新算元);
}
fn 結束(&mut self) -> O算式 {
while !self.算子棧.is_empty() {
self.結合棧中算子();
}
assert_eq!(self.算子棧.len(), 0);
assert_eq!(self.算元棧.len(), 1);
self.算元棧.pop_back().unwrap()
}
}
TODO:
那吾人不妨在剖析器中將算子、算元與括號順序保留,再由此優先級爬升算法來處理優先級。
算式 = 原子式・(算子・原子式)*
原子式 = 數字
| 變數
| "("・算式・")"
由於括號已經由原子式處理,在剖析算式中不需要處理括號,應用前述的調車場算法即可。
fn 剖析算式(&self, 游標: usize) -> Option<(O算式, usize)> {
let (原子式, mut 游標) = self.剖析原子式(游標)?;
let mut 調車場 = 調車場::new(原子式);
while let Some((新算子, 新游標)) = self.消耗運算子(游標) {
let (新算元, 新游標) = self.剖析原子式(新游標)?;
調車場.讀取(新算子, 新算元);
游標 = 新游標
}
Some((調車場.結束(), 游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