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的開始,總是從一份被稱作「需求」的文件說起,裡頭勾勒著對未來系統最美好的願景。那就像是任何一段關係開始萌芽前,總有一方會在心裡默默描繪著理想夥伴的模樣,重點條列,層次分明,期盼著遇見那完美契合的可能。
承接這份充滿想像與期望的藍圖,是資訊IT部門。會將這份文件悉心收攏,安排時間,一字一句地閱讀。每一項條件,每一個想法,每一絲對未來的憧憬,都會被逐一整理歸納。那過程,本身就是一場如元宵節般的解謎,一層層撥開,試圖看見深藏其下的真實脈絡。
接著,便是最為關鍵的「媒合」環節。你可以將IT部門想像成一處古老的說書人,他們不再是撮合姻緣,而是為這份宏大願景尋覓最合適的技術解答。在這過程中,無數的訪談與討論來回穿梭,說故事與聽故事的藝術被發揮得淋漓盡致。每一場對話,都是為了更深入地觸碰彼此的內心聲音,釐清需求的範圍,讓那些模糊的輪廓逐漸清晰。有時,那甚至比面對人生重大抉擇還要耗神,因為每一次的溝通,都是一場試探與磨合,旨在探尋那看不見的契合點。
最終,所有的一切都會被攤開在陽光下,兩造將所有想法、所有期盼,面對面地逐一確認。這是一場互相理解的儀式,每一個聲音都有被傾聽的權利。或許在之前冗長的訪談中,不小心遺漏了某個細微的偏好,就像忘了提及網頁功能需要設計凍結視窗效果,或者最初沒有說清自己的「底線」是什麼。然而,正是這漫長而細膩的需求確認過程,成為這場「媒合」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為關係的真諦,往往藏在那些看似無關緊要卻又無比真實的細節裡,等待被發掘與承認。
當一切塵埃落定,一份被彼此確認的「需求書」得以付梓。雙方主管、男方女方的父母慎重地出席畫押並簽名,這不僅象徵著合作的開端,人生的下一個里程碑,更是一種對彼此未來的承諾。這份文件宣告著,這一個「專案」將順利邁向新的篇章,或許,這就是世間所有美好合作的雛形,從一份遙遠的想像,走向一步步的真實且近距離接觸,最終凝結成彼此信任的共同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