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在工作上,你得跟各種單位的人打交道,討論需求,釐清問題。那文字堆疊起來,像是一座無解的迷宮,繞來繞去,你就是摸不著頭緒,想把來龍去脈弄明白,想試著想現場把流程圖畫出來,但畫完,恐怕天都亮了。
那瞬間,我回想起小時候的美術課,當時哪會想到,那些隨手塗鴉、不甚在意的畫筆,長大後竟會成為你最渴望卻又最缺乏的技能。早知道,那時就該多用點心,或許現在,就不會如此為難自己。
辦公室裡,那些從業務單位來的問題郵件,總是一封又一封。你得先從文字描述中抽絲剝繭,再看看有沒有附上截圖,最怕的就是那種動輒數百字的「長篇大論」,讀完一遍,幾十分鐘就過去了,腦袋還是一團黑人問號。心裡總想著,要是能用一張表格,幾欄幾列,清清楚楚地呈現,那該有多好。
表格與線條,說起來也奇妙。它們像是在文字之間劃分出一道道「縫隙」,拉出一些「距離」。在這些適切的空間配置下,原本雜亂無章的訊息,突然就變得條理分明、清晰可見。就像你看到一團亂麻,若能找到線頭,慢慢梳理,自然就能理出脈絡來。
曾有位主管給我建議,說這製圖與表格的功力,是值得好好磨練的。他說,這不僅能讓工作討論事半功倍,更能讓旁人一眼看懂,甚至因此,更欣賞你。你會開始思考,我們追求的「欣賞」,究竟是來自於口若懸河的巧辯,還是來自於那些化繁為簡、讓事情變清楚的實際能力呢?或許,這就是在工作上成長的喜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