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7
0

這篇文章講述了如何透過「結構、透明度、清晰度、支援」四大原則,減少用戶在填寫表單時的認知負擔,提升可用性。

  1. 結構(Structure)
  • 邏輯分組:將相關欄位(如姓名、地址)集中,便於用戶記憶與輸入。
  • 視覺階層:藉由間距、分隔線、容器及字體強調重要性,幫助用戶一目了然。
  • 排序有邏輯:問題順序應貼近真實對話,依熟悉度、重要性、依賴性、複雜度、敏感性等原則安排。
  • 單欄式版型:單一垂直流程減少誤判和遺漏,提升無障礙體驗。
  • 漸進揭露:長表單拆成多頁或根據前面回答顯示後續欄位,減少初始壓力。
  1. 透明度(Transparency)
  • 明確需求:填寫前先告知所需資料、預計時長、進度儲存機制等,讓用戶有心理準備。
  • 標示必填欄位:清楚區分必填與選填,減少不必要的困擾。
  • 進度指示:長表單提供進度條或步驟預覽,增強掌控感與持續動力。
  1. 清晰度(Clarity)
  • 使用淺顯語言:避免術語、專業詞彙,降低理解門檻。
  • 肯定式表述:避免負面語句及雙重否定,減少誤解。
  • 避免多重問題:一題只問一事,提升資料精確度。
  • 給予範例與格式說明:明確指引填寫方式,降低猜測。
  • 遵守表單元件慣例:使用主流操作習慣,減少學習成本。
  • 欄位長度與預期內容相符:視覺線索協助用戶理解輸入需求。
  1. 支援(Support)
  • 避免僅用佔位文字:標籤與說明應常駐於欄位外部,避免記憶負擔。
  • 預設合理限制:如金額上限等,防止無效輸入,減少錯誤發生。
  • 即時且有建設性的錯誤提示:錯誤訊息應貼近問題欄位,提供修正建議,尊重用戶努力。

心得分析

UX 角度

  1. 減少猜測,讓用戶安心

    • 好的表單設計就是「讓用戶不用想太多」,每個步驟都有明確提示,降低焦慮與挫折。
  2. 視覺與流程清楚,提升效率

    • 單欄、分組、進度條等設計,讓填寫過程有節奏、有方向,用戶不易迷路或中斷。
  3. 建立信任與掌控感

    • 事先告知所需資料、填寫時長,並標示必填/選填,讓用戶覺得自己「有選擇、有準備」,進而更願意完成。
  4. 友善的錯誤處理是關鍵

    • 錯誤提示不只指出問題,更協助用戶修正,像是提供可用的帳號建議,讓人感覺被照顧。
  5. 無障礙與多元體驗

    • 單欄式設計、清楚標示等細節,對於所有用戶(包含身障者)都更友善,是現代 UX 的基本要求。

PM 心得

  1. 表單設計直影業務指標

    • 認知負擔高=填寫中斷率高,好的設計能顯著提升轉換率、資料品質,降低客服壓力。
  2. 以用戶旅程為核心規劃流程

    • 問題排序、漸進揭露、進度指示等,需以用戶真實操作情境為基礎,反覆測試優化。
  3. 明確需求溝通,減少漏填與回填成本

    • 填寫前告知所需資料,能大幅減少「填到一半才發現缺文件」的狀況,提升一次填寫完成率。
  4. 錯誤處理與支援設計需納入 MVP

    • 不只是做出能填寫的表單,更要思考出錯時的動線和支援,這常是用戶是否完成的分水嶺。
  5. 資料結構與前端設計需密切協作

    • 分組、進度條、格式限制等,設計師和工程師需討論資料流、回饋機制,才能落地最佳體驗。

結論

這篇文章的四大原則是高效表單設計的核心。作為 UX 設計師,要站在用戶角度,讓填寫變得「不用思考、自然流暢」;作為 PM,需以業務目標與用戶旅程為本,確保每個設計細節都有商業與用戶價值。表單不是小事,好的表單設計能讓產品更有溫度、更有競爭力。


上一篇
信任與 AI agent 經濟-Day16
下一篇
複雜應用程式設計的使用者體驗策略-Day18
系列文
那些打通了產品職涯任督二脈的書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