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9
0

當網站正式上線的那一刻,我還蠻開心的,因為整個平台終於有了完整的樣子。但冷靜下來之後我又想,現在的網站其實有點空洞,整個網站看起來也要有「內容感」才行。畢竟使用者上來,不會只想按幾個按鈕就走,可能還會想要更多資訊、更多幫助。於是我又找 AI 一起討論:還能加什麼頁面,讓整個平台不會單調,甚至看起來更專業?

AI 給了我不少靈感,最後我決定新增幾個主要的版塊,包括:

  • 關於我們
  • 新手教學
  • 親子學堂

這些頁面的定位各不相同:有的是提升品牌信任感,有的是幫助新手快速上手,而 「親子學堂」 則是提供延伸價值的知識專區,同時透過多篇文章覆蓋不同的關鍵字,提升搜尋引擎收錄與自然流量,讓網站更容易被使用者找到。


用 AI 補齊教育知識的不足

其中,最讓我驚喜的其實是 「親子學堂」 這個區塊。一開始我只是抱著「讓內容豐富一些」的想法,但在 AI 的協助下,我很快就能產生大量符合平台理念的與 親子關係、兒童教養相關並結合平台使用方法 的文章。這對我來說特別有幫助,因為我本身並非教育背景,若要自己去研讀與整理專業知識,不僅耗時,產出的內容也未必能有條理。

AI 在這裡發揮了三個關鍵價值:

  1. 內容生成:我只需要提供大綱或想討論的方向,AI 就能快速產生條理分明的文章草稿。
  2. 正確性驗證:針對內容的專業性,我會要求 AI 上網查詢,提供最新的教育文章或研究連結。
  3. 內容一致性:即便內容再豐富,如果跟平台不相干也會顯得有點突兀,在現在的架構設計下,我只要簡單請 AI 及時查看一下平台的程式碼,就能產出與平台高度相關的文章。

對像我這樣的一般工程師來說,等於是跨足教育領域的捷徑。更重要的是,在撰寫與整理這些文章的過程中,我自己身為家長也受益匪淺,算是邊建平台、邊學習新的育兒知識。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20/20177927enxsrjwz14.png


為什麼「親子學堂」能提升 SEO?

  • 內容量增加 → 更多被搜尋引擎收錄的機會
    每篇文章都是一個獨立的頁面,能帶來更多關鍵字的流量。
    例如「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怎麼辦」、「幫助孩子培養自主能力」、「引導孩子建立規律生活」等,每篇都可能在不同的關鍵字排名。

  • 網站更新頻率提高
    搜尋引擎喜歡「持續有新內容」的網站,多篇文章代表平台一直在活躍。
    這也會讓 Google 對網站權重評價更好。

  • 延長使用者停留時間
    如果文章有深度、又彼此串連,使用者會點更多頁面,停留時間自然拉長。
    停留時間與跳出率,都是 SEO 的重要指標。

不過在 AI 盛行的時代,傳統 SEO 的重要性似乎逐漸被淡化,反而更應該思考怎麼讓 AI 更容易「找到」我的內容。


許願池:收集使用者的聲音

除了「知識補給」,我還新增了一個許願池頁面。設計這個頁面,是希望能蒐集使用者對平台的建議,讓平台能夠在互動中不斷進步。對於一個小型的個人專案來說,每一位用戶的回饋都可能是未來改版的重要依據。

在技術上,因為我整個專案架構都是建立在 Firebase 上,所以整合「許願池」變得非常輕鬆:

  • 資料庫的存取幾乎不需要額外設定,就能直接串接。
  • 使用者的帳號系統完全共用,不必額外再做身分驗證的機制。

這樣的設計大幅降低了開發成本,同時也展現了 Firebase 在個人專案上的靈活性。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20/20177927bfH8KydY3M.png


流量提升帶來的另一個課題

在平台上線一段時間後,我收到流量超過免費額度的提醒。起初我不太清楚原因,直到請 AI 對整個專案做了深度分析後,才發現主要問題出在圖片檔案太大。原本網站上和平台中都有很多 PNG 或 GIF,單檔可能高達十幾到數十 MB,當瀏覽次數增加時,流量自然暴增。

了解問題後,我請 AI 幫忙優化。AI 很快就寫出一個批次轉換 Script,將 PNG、GIF 壓縮並轉成 WebP 格式。結果令人滿意:檔案大幅縮小、畫質無無明顯差異,網站讀取速度變快,流量也大幅改善。


AI 讓專案突破「單一專業限制」

在設計網站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 AI 的更多價值。教育、心理學、使用者體驗設計,甚至網頁效能優化,這些我原本不熟悉的領域,透過 AI,我可以快速掌握入門知識,並直接應用在平台上。

對於個人開發者來說,AI 相當於一個跨領域的助力:

  • 不受自身背景限制,也能打造多面向的產品
  • 清楚表達需求,就能快速補齊知識與技術
  • 學習與實作可以同步進行,不必線性累積

不只是工具:AI 的跨領域協作

從規劃「親子學堂」、建立「許願池」,到處理圖片流量問題,每個步驟都讓我更清楚看到 AI 的力量。它不只是幫我完成技術任務,也像是一個隨時可以求助的夥伴,讓專案在短時間內迅速建構起來。

雖然平台上線不久,但隨著功能慢慢完善,我也開始收到一些使用者回饋。對我來說,這整個過程不只是技術挑戰,更像是一場與 AI 一起探索新領域的旅程,每一個小突破都帶來成就感,也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敬請期待下一篇《AI 幫我上架 Google Play:從 PWA 到 TWA 的實驗(上集)》


上一篇
(Day 18)讓平台更完整:AI 打造專業入口網站(上集)
下一篇
(Day 20)AI 幫我上架 Google Play:從 PWA 到 TWA 的實驗(上集)
系列文
VIBE CODING 全紀錄:0 經驗用 AI 打造 PWA 兒童任務管理平台》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