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
0

第一章:紅色警戒

凌晨兩點的「星雲科技」辦公室,本應寂靜無聲,此刻卻燈火通明,氣氛肅殺得像一個戰情室。空氣中瀰漫著能量飲料的甜膩氣味、鍵盤被憤怒敲擊的噪音,以及一種名為「絕望」的沉默。

公司的旗艦產品「方舟平台」(Ark Platform) 一個複雜的雲端SaaS服務 正在經歷一場災難。三天前發布的4.0版本,代號「金剛」,非但沒有帶來預期的性能提升和新功能,反而像一個失控的巨獸,在客戶的系統中橫衝直撞。資料庫連接池頻繁耗盡,導致服務隨機癱瘓;新的計費模組出現了災難性的計算錯誤,給一些大客戶開出了匪夷所思的帳單;而前端介面在特定瀏覽器下會完全崩潰,只留下一片令人心悸的空白。

開發團隊,一群平日裡被譽為業界精英的工程師,此刻看起來像一支潰敗的軍隊。他們的臉色在螢幕強光的映照下顯得蒼白,黑眼圈是他們這72小時以來唯一的勳章。

「又是內存洩漏!後端怎麼搞的!」一個負責前端的年輕工程師,馬克,低聲咒罵著,用力地揉著太陽穴。

坐在他對面,負責後端API的資深工程師,大衛,頭也沒抬地反駁:「你傳過來的請求參數就沒對過,我這邊的日誌全是報錯。要我怎麼處理?」

在角落裡,QA團隊的負責人莉莉,臉色鐵青地盯著她的測試報告。這次上線前,她曾提出過警告,認為測試覆蓋率不足,特別是在壓力測試方面。但當時產品經理為了趕上對董事會承諾的發布日期,主管也默許了「帶病上線」的決定。現在,所有她預言過的風險,都以百倍的破壞力變成了現實。她感到一陣無力,因為她知道,在最終的究責報告裡,QA團隊很可能還是會被質詢:「為什麼你們沒有測出來?」

這就是「星雲科技」開發團隊的日常:一個由Bug、指責、加班和挫敗感構成的地獄循環。他們曾經是公司的驕傲,是技術的先鋒。但隨著「方舟平台」變得越來越龐大,團隊規模擴張,昔日的敏捷與協作早已蕩然無存。部門之間築起了高牆,溝通靠的是充滿防禦性語言的電子郵件和 Jira tickets。每個人都像在自己的壕溝裡戰鬥,看不見完整的戰場,只知道敵人來自四面八方 有時是其他部門的同事,有時是「又來亂改需求」的產品經理,有時是「永遠不懂技術」的客戶。

技術長 (CTO) 穆拉提,正站在她的辦公室窗邊,俯瞰著城市午夜的燈火,但她的心思全在樓下那個混亂的「戰情室」。她的手機螢幕上,是公司最大客戶 一家跨國零售巨頭 的CIO剛剛發來的郵件,措辭嚴厲,威脅要中止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合約。

這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穆拉提知道,問題已經遠遠超出了技術範疇。她手下的工程師個個頂尖,但他們湊在一起,化學反應卻是災難性的。再增加人手、購買更昂貴的監控工具,都只是在為一個不斷下沉的系統投入更多的沙袋,卻無法阻止船體的破洞繼續擴大。

她轉過身,看著白板上畫得亂七八糟的系統架構圖,上面貼滿了代表「緊急修復」的紅色便利貼。她意識到,真正需要修復的,不是那些代碼,而是創造出這些代碼的那個系統 那個由人、流程、文化和權力交織而成的,看不見卻無比強大的系統。

她拿起手機,找到了一個幾乎快被遺忘的聯絡人。這個人不是什麼技術大神,也不是管理學大師,而是一位組織發展顧問。在一次行業會議上,穆拉提聽過他的演講,當時覺得那些關於「對話」、「心理安全感」的理論有些虛無縹緲。

但現在,面對這片失控的火海,她覺得自己需要一個完全不同的角色。她需要的不是另一個救火隊員,而是一個能幫助她看懂火災成因,並與大家一起建立防火體系的人。

她深吸一口氣,撥通了那個號碼。

「喂,是艾佛勒先生嗎?我是星雲科技的穆拉提……是的,我們遇到了一些麻煩,非常大的麻煩。我想,我們需要您的幫助。」


下一篇
Day 2 第二章:救火隊長的邀請
系列文
綠洲計畫:當團隊開始看見自己1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