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
0
生成式 AI

30天生成式AI終極挑戰:不被支配,才能稱王系列 第 1

Day 1:覺醒時刻 — 與AI的第一句對話

  • 分享至 

  • xImage
  •  

那些被時代拋棄的瞬間
在資訊產業,5月的街道總是格外擁擠。畢業生拎著履歷走向未知的未來,上班族打開報稅軟體對著螢幕嘆氣。而此刻,另一股更猛烈的浪潮正席捲而來——AI。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1/201691137JOfZfedrf.jpg
有人剛畢業就撞上公司裁員,心想:「我在校園學的東西,還能撐多久?」
有人工作多年卻依然囊中羞澀,四周充斥著「AI 副業致富」的故事,讓人不安:「是不是不跟,就再也追不上?」
有人在家帶孩子多年,想重返職場卻心驚膽戰:「我的技能,能和這波AI變革對抗嗎?」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1/20169113NKZhHskHeb.jpg
這不是孤單的疑問,而是整個世代的焦慮。
逆轉思維:你害怕的,正是你需要的
但等等,讓我們停下恐慌,重新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習慣把AI當作敵人?
Adam Grant在《逆思維》中提到,最危險的不是無知,而是「知道得太確定」。我們對AI的恐懼,很可能來自於一個錯誤的前提假設——我們以為AI是來取代我們的。
真相恰恰相反。
我也曾被這股焦慮吞沒。直到我全心閉關三個月,向各方導師學習,才逐漸拼湊出答案:AI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一個外接大腦——強大,卻完全依賴於我們給出的問題與指令。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個助手擁有全世界的知識,會說幾十種語言,能在幾秒內完成你需要數小時的工作,但有一個致命弱點:它完全不知道你真正想要什麼。這就是AI的現狀。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1/20169113ArRkiUzBIl.jpg
第一課:溝通,才是真正的超能力
所謂「與AI的第一句對話」,絕不是冷冰冰地輸入一條命令,然後期待奇蹟發生。那樣的結果,往往是失望。
真正的對話,需要四個關鍵元素:

  1. 目標明確性
    不要說:「幫我寫個企劃案」
    而要說:「我需要一份針對中小企業的AI導入企劃案,目標是在6個月內提升營運效率30%,預算控制在50萬以內。」
  2. 背景完整性
    AI不是讀心術師。你必須告訴它足夠的上下文,讓它理解你的處境。就像跟朋友聊天,你不會突然丟出一句話就期待對方完全明白。
  3. 角色定義
    告訴AI它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是資深顧問、創意總監,還是技術專家?角色不同,回答的深度和角度就會截然不同。
  4. 情境設定
    描述你的使用場景:這是正式簡報、內部討論,還是腦力激盪?情境決定了語調和格式。
    破解第一次對話的密碼
    讓我用一個實際例子示範什麼是有效的AI對話:
    錯誤示範:
    「幫我做行銷企劃」
    正確示範:
    「你是一位有10年經驗的數位行銷顧問。我的公司是一間50人規模的軟體公司,主要客戶是傳統製造業。我們即將推出一款專為中小企業設計的庫存管理系統。請幫我設計一個為期3個月的行銷策略,目標是獲得100位潛在客戶的聯絡資料,行銷預算約20萬台幣。請以條列式重點呈現,包含執行時程表。」
    看到差異了嗎?後者不只是一個請求,而是一次完整的溝通。它讓AI理解你的身份、處境、目標和期望,因此能給出更精準、更實用的回答。
    為什麼大多數人的第一次對話都失敗?
    經過三個月的密集研究和實測,我發現大多數人與AI的第一次對話失敗的原因,不是技術門檻,而是溝通邏輯。我們習慣了Google搜尋的模式:丟幾個關鍵字,然後自己篩選答案。
    但AI不是搜尋引擎,它是對話夥伴。你給它模糊的指令,它就回給你模糊的答案。你給它精確的脈絡,它就能提供精確的解決方案。
    這就像學開車一樣。第一次坐進駕駛座,你不會立刻成為賽車手,但你會學會如何發動引擎、如何轉彎、如何剎車。與AI對話也是如此——你需要先學會基本語法,才能進階到更複雜的應用。
    探索航道的起點
    接下來的30天,我們將一起踏上這條探索之路。不是我來「教導」什麼,而是我們共同「發現」什麼。
    一起學習如何設計讓AI驚艷的Prompt,一起逆向工程AI的思維模式,一起建立結構化的溝通框架。每一個發現,都是我們共同的收穫。
    在這趟航程中,我們會發現AI不是來取代我們的競爭者,而是來放大我們能力的擴音器。
    因為在這個變化飛速的時代,我們需要一起找到屬於每個人的偉大航道。讓AI成為推進我們前行的風帆,而不是將我們捲走的洪流。
    而這,就是我們共同探索的開始。

未完待續 —— Day 2,「AI只是聰明的外接大腦,還是更深層的力量?明天揭曉AI真正的『巨人之身』。」
互動交流:如果AI能幫你完成一件事,你最希望它幫你做什麼?

【30天AI終極挑戰】Day 1 完成 | 明日預告:《巨人的起源 — AI與LLM的真相》


下一篇
Day 2:巨人的起源 — AI與LLM的真相
系列文
30天生成式AI終極挑戰:不被支配,才能稱王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