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7
0
Software Development

AI 慣老闆的 AI 學習歷程 - AI 時代的軟體工程的反思系列 第 27

AI 慣老闆的 AI學習日記 Day 26 - 需求來得快,流程卡得更快,人+ AI 沒更快

  • 分享至 

  • xImage
  •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30/20142509KsREnqCuO1.png

👉 不要靠加人解決問題,更不是有 AI 就天下無敵,要靠限制讓流程更順暢。

貝老闆(手裡拿手機一臉著急):「小可小可!政府案子剛改需求,馬上要加一個報表,還要跟之前的 API 串起來,這禮拜就要交!」

小可(右手拿摺扇、滿臉憔悴):「老闆,上禮拜你才說要做上線典禮的頁面,現在又要插單?我們任務都塞不進去了啦!」

工程師 King(眼神死盯著看板):「現在板上 12 張卡都在進行中,誰要先做誰要後做?沒人講清楚。」

AI 實習生(舉著小手):「我全部都完成了,等人 Review 和測試!?」

小可(敲貝老闆頭):「不是 人多 + AI 就快,現在流程才是卡住的根本!」

貝老闆:「那怎麼辦?Scrum 還是 Kanban?我只知道 Scrum 要每天站會,Kanban 好像是貼便利貼?」

電話另一端好威(冷笑):「你不都隕石流,你有聽過 Scrumban。不然光開會就卡死了!」

踩坑情境

公司接到臨時需求,貝老闆以為「人多 + AI 就能加快」能補救一切,結果任務全都同時進行,沒有優先順序,大家疲於奔命,AI 雖然產的快,也是需要有人 Review 和測試,避免出錯。
Scrum 的節奏讓臨時需求難以插入,Kanban 又缺乏週期檢視,團隊就像一條被塞滿的水管,什麼都在「進行中」,卻什麼也出不來。

好威科普

• Scrum 適合有明確週期(Sprint)的任務,像蓋房子要先設計再施工,有節拍。
• Kanban 像便利商店補貨,看哪個貨架缺就補,不一定要等下個 Sprint。
• Scrumban 就是混合流派:保留 Scrum 的週會節奏,但用 Kanban 的可視化與 WIP 限制來防塞車。

「說白話啦,你們現在就是『進行中的東西太多』。看板上設 WIP 限制(同時進行數量上限),讓流程像水管一樣,保持流動,不會全塞住。」

概念拆解

1. Scrumban:取長補短

• Scrum 提供節奏,適合專案有「版本節拍」;Kanban 提供彈性,適合應付插單需求。
• Scrumban 的精神就是「穩定節奏下的彈性應變」。例如:保持兩週一次的檢視週會,但日常任務流動用看板管理。
• 跟 AI 協作時,你可以要求 AI 幫忙生成「任務看板的自動分類」:哪些是 Feature、Bug、Hotfix,並標出「預估時間」。AI 幫你先過一輪分類,團隊再確認。

2. WIP 限制:限制就是加速

• 傳產老闆常覺得「人越多、同時做越多就越快」,但實際上這會導致 Context Switching,大家效率下降。
• 設定 WIP 限制,例如「開發中最多 3 張卡」,確保大家專注完成再拉新任務。
• 如果不懂怎麼問 AI,可以直接問:「幫我分析目前看板,每個人同時進行幾張卡?給我圖表顯示。」AI 能把隱藏的塞車點挖出來。

3. 緊急泳道(Emergency Lane)

• 真正的 Hotfix 需求不能等到 Sprint 結束,這時候就開「緊急泳道」處理,讓它不擠壓正常開發。
• 就像高速公路上救護車專用道,確保緊急狀況處理時不會整條路癱瘓。
• 你可以叫 AI 幫你「自動標記高優先需求,丟到 Emergency Lane」,讓團隊不用每天吵「誰的比較急」。

4. Flow 效率 vs 人數

• 人多不一定快,因為溝通成本上升。
• 真正要看的指標是 Cycle Time(單張卡完成時間) 和 Throughput(週完成數量),這才是交付速度。
• 問 AI 的時候,可以下 prompt:「請幫我分析 Cycle Time 趨勢,判斷這兩週交付效率是否變快。」讓 AI 做數據佐證,不再靠感覺爭辯。

Takeaways

1. 人多不等於快,流暢才是快

• 把流程想像水管,不要一次把所有水都倒進去。
• 給 AI 一份看板數據,請它幫忙標記「卡在哪裡」,你會比靠感覺快得多。

2. Scrumban:穩定節奏 + 彈性應變

• 保留 Scrum 的週期檢視,確保團隊有檢討與計畫。
• 用 Kanban 的 WIP 限制與看板可視化,避免工作無限堆積。

3. 用數據說話,不用嘴巴爭辯

• Flow 效率靠 Cycle Time 與 Throughput 衡量。
• 不懂數據怎麼跑?問 AI:「幫我算過去三週的 Cycle Time 平均值,畫出趨勢圖。」

今日提問

你們團隊目前的「進行中」項目有幾個?

下次試著問 AI:
「幫我分析目前任務數量,推薦一個合理的 WIP 限制。」


上一篇
AI 慣老闆的 AI學習日記 Day 25 - 新功能要灰度釋出:Feature Flag/Canary/Kill‑Switch/A/B 測試
下一篇
AI 慣老闆的 AI學習日記 Day 27 - AI 治理缺位:模型更新、注入、漂移
系列文
AI 慣老闆的 AI 學習歷程 - AI 時代的軟體工程的反思31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