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5
1

「我有沒有什麼比較容易理解系統的方式呢?」特務 K 問「節點列出來的訊息對我來說有點難以消化。」

特務 K 本身的 IT 技能有限,收發電子郵件已經是他的極限。身為一個國家級的攻擊者,組織沒有預算幫他配一個駭客同事,這種事沒辦法到處宣傳的。

「這是個好問題,就算是技術嫻熟的專家,一般也不會從節點的日誌去獲取資訊」小雨表示「他們會透過一些儀表板來觀看系統上的資訊。」

特務 K 打開小雨提供的 Blockscout 瀏覽器網頁。雖然人們比較常使用歷史比較悠久的 Etherscan,但 Blockscout 的網站程式碼有 開源

網頁一打開,花花綠綠的資訊映入眼簾。小雨先指著左邊的一些數字。

系統概覽

Total Blocks: 23,231,122

「代表從十年前的第一個區塊 -- 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 開始,已經上面疊了兩千萬個區塊」小雨說。

Average Block Time: 12.0s

「代表平均 12 秒會產出一個區塊」

「這樣我用 12 秒 乘上 兩千萬個區塊 可以得到十年前創世區塊的時間嗎?」特務 K 問

「這樣推估出來的時間會比創世區塊晚一些,因為在升級為押金制前,區塊時間是 14 秒以上不太穩定的時間」小雨說。他很貼心的在附錄附了一個程式碼,讓特務 K 可以在瀏覽器主控台快速算一下。

Total Txn: 大約是個 29 億的數字;Total Addresses:大約是個 4 億的數字

地址(Address) 底下可能有數位資產或是程式碼,而 交易(Transaction) 是使用者動用資產或與程式碼互動的方式。這個數字只是讓你感受一下量體」

Gas tracker:大約 0.1 美元

燃氣(Gas) 是以太坊衡量運算成本的單位,不同的交易會對點對點網路造成不同的運算負擔,」小雨說「使用者要為其交易的運算負擔付出相應的手續費,網頁很貼心的已經把單位燃氣的成本換算成美元」

區塊總覽

兩人緩緩移駕到 區塊總覽 的頁面。一張大表陳列眼前。(特務 K 是用桌上型電腦看的,如果讀者使用手機看,版面可能會不一樣。有些欄位名稱會變成圖示)

首欄寫著區塊序號,降冪排序。中間一欄 Txn ,示意該區塊有多少交易。特務 K 看到每個區塊大概百來筆交易。

「這些 驗證者(Validator) 是誰呢?」特務 K 指著大表中的一欄,上面有時有英文名字,有時只有十六進位地址。

「他們就是押金制裡面,抵押以太幣換取產出區塊機會的人」小雨回答。

「他們為什麼要提供押金呢?」

「這樣他們做壞事時,系統可以沒收他們的押金作為懲罰」

「你講的是系統的理由,那驗證者冒懲罰風險、提供產出區塊服務,可以得到什麼好處嗎?」

「驗證者有區塊獎勵 -- 系統發行新的以太幣給他們。他們也有收受交易的獎勵,使用者會有少部分的手續費給驗證者作為將交易納入區塊的誘因」小雨一邊說,一邊指著 Reward ETH 那欄。

個別區塊

小雨示意特務 K 點開一個最新的區塊。

在單一區塊的頁面中,出現許多欄位與數字。以 23231122 號為例。小雨稍微做了一些註記

Block height    23231122
Size            342,973                                 # 區塊本身是記載資訊的資料,資料大小的單位是位元組
Timestamp       Aug 27 2025 15:59:47 PM (+08:00 UTC)    # 區塊發布的時間
Transactions    211 txns in this block                  # 區塊記載多少交易
Withdrawals     16 withdrawals                          # 押金制的提款交易。詳押金制再談
Validated by    0xdadB...3711                           # 驗證者地址
Block reward    0.012930334511962938 ETH                # 驗證者從交易中收受的手續費部分,單位是 ETH

第一個明顯的欄位是 Block height ,是一個數字。

「所以這個區塊序號,是一種高度?」特務 K 問。

「沒錯,心中的圖像是越久的區塊放得越低,越近的區塊放得越高」小雨說。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30/20178120VzZULsbzXV.png

區塊序號旁邊有個小箭頭 < 符號,他隨意把玩,往前一直點,就點到越古老的區塊。

「你也可以直接修改 URL ,直接代換上面的區塊序號」小雨提示。

特務 K 修改 URL ,載入了 https://eth.blockscout.com/block/1 頁面。時間戳的欄位上書 "10y ago | Jul 30 2015 23:26:28 PM (+08:00 UTC)" ,正是十年前的第一個區塊。而在 1 號區塊之前,更有 0 號區塊,是為 創世區塊

「這些區塊按時間一號接著一號,就是俗稱 區塊鏈 的部分了」小雨說。

那個幣

「我看到 ETH 的單位,他就是俗稱的以太幣對吧?」特務 K 猜測。

「沒錯,以太幣是以太坊主網路上的 原生貨幣 ,也就是系統本身就有的、作為各種獎勵和收費機制的幣」小雨邊說邊看了網頁左上角的數字「在我們說話的當下,一顆以太幣大約 $4300 美金。」

「一顆以太幣長什麼樣子呢?大概多大顆?」

「他只是點對點網路上,記載在資料庫中的數字而已,沒有真實的形狀,就像印在你存摺上的數字一樣」

「誰決定他 $4300 美金的?」

「算是市場決定的吧,人們會在各地的交易所中,用以太幣交易當地貨幣,或用當地貨幣兌換以太幣」小雨說「可以知道的是,每家交易所的報價會趨近一致」

「為什麼報價會趨近一致?」

「如果兩家交易所上面以太幣的價格不一樣,人們會趕快去買報價低的,再賣到報價高的,這個價差很快會縮小」

「那為什麼人們覺得他現在是一顆 4300 ,不是 430 ,也不是 43 呢?」

「我傾向不去預設他背後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可以知道的是只要這個數字大於零,系統的獎勵和懲罰的機制就能運作」

附錄

(推算幾個區塊前是什麼時候的懶人寫法,記得改 blocks 的數字)

let blocks = 23231122; new Date(Date.now() - (blocks * 12 * 1000))

上一篇
今年十歲的電腦
下一篇
懂得自我調息的電腦
系列文
那個有好多好多節點的電腦調查報告8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