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的旅程還有一天即將靠岸,像極了一場漫長而細膩的部署。我們這周談溝通、談敏感、談情緒,最終都要走向一個詞——「收斂」。
不只是專案的收斂,更像是心的收斂。
業務單位他們總說,IT人冷酷,像一枚嚴格執行的指令。
「需求沒寫,就是不做。」
「範圍已定,恕不修改。」
我們不是不願溫柔,只是深知:每一行承諾,都是一份責任;每一次擴充,都是成本的蔓延。在時間與資源的有限世界裡,謹守談定的範圍,是我們對專業最誠懇的負責。
但我們也漸漸學會,拒絕的方式可以溫柔,守住底線的同時,盡可能依然能守護工作上的友誼關係。
不只是專案要收斂,能力,也要懂得「曖曖內含光」。你能力很強,行動如火,是團隊裡最耀眼的那顆星。但若光芒太刺眼,燒傷了同伴的信任,那所謂的「能力好」,也只會被說成是「愛逞強」、「太張揚」。
我始終相信,真正的強大,是懂得在適當的時機,收斂鋒芒。像深夜裡的燭,不與日月爭輝,只靜靜地,為需要的人照亮。
最重要的收斂,在心性及脾氣上也要有所收斂...
我曾親耳聽過,業務窗口收到系統負責人輪調通知,發現窗口是我時,脫口說出的那句:「可以不要嗎?能不能換一個人?」
不論是親口聽到,或者他人轉述通知,那一刻我才明白:一個人技術再強、Coding再快、專案管理得再好,若沒有一顆願意體諒的心,所有能力,終將只是孤單的成就。
他們要的,從來不是一個完美的工作執行者,也不是成日待在電腦螢幕前邊喃喃自語邊Coding的工程師,而是一個能並肩作戰的「夥伴」。
一個願意聽他們說廢話、接住他們焦慮、理解他們工作難處的那個人。
如果溫柔能取代強制,如果體諒能化解對立,那麼我們所渴望的,那份朝朝暮暮期盼的理想職場,其實不過就是:「你願意說,我願意聽;你系統操作錯誤了,我加班陪你改;你工作迷茫時,我為你點燈。」
這是一場專業與溫柔的合謀,是一次理性與感性的並行。
如果……
如果愛是一場永不結案的專案,我願為你情緒收斂,永遠保留需求變更的彈性。